武松喝了几碗酒

时间:2023-08-31 21:45:58编辑:奇闻君

梁山泊一百零八条好汉,武松的酒量堪称第一。

《水浒传》里有记载,武松上景阳冈之前,曾经在酒店里喝了十五碗酒,然后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后来他帮着金眼彪施恩打蒋门神,又搞过一回“无三不过望”。“望”是酒店外面挂的招牌,他每看见一块酒店招牌就得喝三碗,不然他不走。结果总共喝了大约三十碗,才六七分醉,跟蒋门神比武,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一脚就把蒋门神踢倒了。

我见过北宋定窑烧造的酒碗,不算大,一碗能装两百毫升,也就四两酒,比现在大排档里盛啤酒的那种一次性塑料杯稍微大一点点。假如武松在景阳冈下喝酒时用的就是这种酒碗,十五碗等于六斤酒。打蒋门神时喝了三十碗左右,大约十二斤酒。

武松为什么那么能喝?武松喝的又究竟是什么酒?如果只是啤酒,一口气喝十瓶的也大有人在,算不得什么。当然,武松那个年代不会有啤酒,因此,武松喝的肯定不是啤酒。那么,武松喝的是今天人们认为的白酒吗?如果是白酒,别说十二斤,两斤就足以成为酒中豪杰了。武松喝的真的是今天意义上的白酒吗?

白酒也叫烧酒,有的地方叫做“烧刀子”。从酒具的发展上,可以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烧酒出现后,酒具越来越小,以前“大碗喝酒”的现象少了,酒杯、酒盅越来越多。以前大口大口地喝酒,变成小口小口地抿酒。从这个现象上判断,武松当年喝的应该不是烧酒。

所谓烧酒,是酿酒技术更新后的产物,这种技术指的就是蒸馏技术,蒸馏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酒精浓度。因此,烧酒、白酒之类高酒精浓度的酒,也被称为“蒸馏酒”。

按照今天的标准,使用蒸馏技术的白酒,即使标明是“低度酒”,酒精含量也在30%以上。在世界范围内,蒸馏酒的浓度最高有70%左右。至于有人喝90%以上的酒精或工业酒精,那是找死,也缺乏酒的味道。

我们现在可以下一个结论说,武松当年喝的12斤酒,肯定不是今天意义上的白酒或烧酒。

蒸馏酒技术何时在中国出现,目前缺乏明确的定论。但是,专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蒸馏酒技术在中国的出现,不会早于元代。一般比较通行的意见认为,蒙古人横扫欧亚大陆,把阿拉伯人的蒸馏技术带到了中国。2000年被列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四川成都“水井坊”遗址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给中国的蒸馏酒技术提供了一个考古学上明确的上限,元末明初。

到目前为止,考古学还没有在中国境内发现比之更早的蒸馏酒技术。从这个结论出发,北宋时期的武松喝的肯定不是蒸馏酒,换句话说,武松18碗喝的不是今天意义上的白酒。

有些人出于民族自豪感,不愿意接受蒸馏技术外来说。因此,有人指出,某个宋代的酿酒遗址显示了在宋代就有蒸馏技术。甚至有人从汉代砖雕上得出结论,蒸馏技术在汉代就已经出现,而且,完全是国产的,并非外来的。可惜的是,这种观点以及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到目前为止,因缺乏说服力,而没有被广泛接受。

从《水浒传》小说里的一些细节描写,我们也可以判断,那个年代的人们所喝的酒不是今天的白酒。

吴用设计劫“生辰纲”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但是,一直有一个疑惑:晁盖、吴用、阮氏兄弟等人在炎炎夏日里挑着酒担,坐在树荫下喝酒解渴,挑逗青面兽杨志及其手下,最终忍不住,上前买酒喝,结果中了圈套。如果那个酒是白酒,怎么可能用来“解渴”?而且还是“炎炎夏日”?因此,比较合适的理解是,当时他们的酒,应该属于今天称为“酒酿”、“醪糟”之类的东西。充其量是一种简单过滤后的米酒。

所以,武松喝了十八碗酒,上山打老虎的真实情况也许是这样的:北宋时期,人们喝的酒主要是米酒之类的低度浊酒,酒精度数应该在10%左右,甚至更低。武松在景阳岗山脚下吃饭喝酒的那家小饭店,也许有一点特殊秘诀,能够在没有蒸馏技术的情况下,提高米酒的酒精浓度,这在当时属于技术创新后的新产品。

今天,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都有当地的米酒、老酒之类的地方特产。这些米酒之类的东西都是不采用蒸馏技术的,它们的酒精含量各异,有的就像是甜水,有的浓度较高。

而景阳岗的那家小饭店,很可能米酒技术独树一帜,很多不明就里的客人还是按照喝其他米酒的习惯在这里喝酒,结果,醉酒比例相当高,因此,店家不得不打出“三碗不过岗”的标示,也算是给自己做一个广告。

武松以前也没喝过这种酒精浓度相对较高的米酒,无所顾忌地按照自己以前的习惯,喝了十八碗。喝过米酒的人知道,米酒醉酒反应比较慢,因此,等武松意识到自己喝得太多了,已经来不及了。争强好胜的武松不想丢人,摇摇晃晃连夜走上景阳岗。在他的内心,也许根本没想到老虎真的会出现。

我推测,武松喝的酒,酒精浓度也许在15%左右,最高不会超过20%。如果按每碗盛三两酒计算,武松的酒量大概是今天60度的白酒一斤多。当然,这个酒量即使在今天也算相当厉害的。

相关:

苏东坡有个学生叫张耒,字明道,在河南做过官,据他自己说:“平生饮徒大抵止能饮五升,已上未有至斗者……晁无咎与余酒量正敌,每相遇,两人对饮,辙尽一斗,才微醺耳。”(张耒《明道杂志》)晁无咎又叫晁补之,也是苏东坡的学生。

张耒的意思是说,当时爱喝酒的人一般只能喝五升,喝一斗的人很罕见,他跟晁补之两个人的酒量差不多,每次见面喝酒,俩人加起来能喝完一斗,而且还不至于烂醉。

宋朝一斗将近六千毫升,至少能装十公斤酒,张耒跟晁补之共同喝完一斗,说明每人至少能喝五公斤,也就是十斤。前面说过,武松打蒋门神的时候大约喝了十二斤酒,苏东坡这两个学生的酒量跟武松居然差不多。

可是苏东坡的酒量远远比不上他的学生。老苏在《东皋子传》中写道:“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五合等于半升,不过一斤低度酒,你让他喝一天,他都喝不完,说明他顶多就是一瓶啤酒的酒量。

上一篇:高伟光迪丽热巴

下一篇:如懿传如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