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神仙

时间:2023-08-31 23:10:14编辑:奇闻君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孙策和于吉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和《三国志》相比较,《三国演义》更被老百姓所喜欢。因为,其中的许多历史,都被编排成了更具有故事性,传奇性的桥段,甚至很多还被神话了。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些都偏离了历史,但还是百看不厌。

其中,孙策杀“活神仙”于吉的事情就被神化了。在故事版本中,当时袁绍和曹操正在准备官渡战役,孙策一看这个情形,认为他的机会来了,他想趁着这个档口,将许都拿下。于是,催促士兵赶紧上路,日夜兼程,好快快实现这个计划。

结果,他发现他的士兵们,却更想去见一见“活神仙”于吉,求个平安符,保佑自己能够平安回来,孙策知道之后,心想这还了得,这是什么人,有这么大的能耐,能让他的士兵将他的话当耳旁风。于是,就想自己亲眼看看这位“活神仙”究竟是何方神圣。

由于,孙策已经在心中对于吉有了偏见,定下了不好的论调,所以,整个会面过程中,他对于吉的态度非常不好,并认为他妖言惑众,当时就下令让他为江东求一场雨。孙策的想法是,这雨哪能说来就来呀,这位“活神仙”一定会失败,他就借此可以拿住这个把柄,除去了他,而大家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可孙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天居然降雨了,且是暴雨。老百姓一看,当然高兴了,个个拍手叫好,更加相信于吉是一位“活神仙”,连老天下雨都能控制。这一边的孙策更加生气了,这一生气,心中就有了除去于吉的想法,于是,他很是粗暴的将于吉处死了。话本的好看在于,他将于吉杀死后,自己也被刺客所伤,还被鬼魂缠住了,最终死于旧伤复发。这应是民间喜欢说的“报应”。

当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不过,历史上的确有于吉这一位人物存在,且他的确死于孙策之手。所以,才让后人有了发挥的空间,于是,就有了和《搜神记》内容高度吻合的话本。

表面上看,孙策和于吉并没有利益交集和冲突的地方,为何孙策一定要将此人除去?其实,这需要认真的分析孙策的心理想法。根据《江表传》记载的文字,于吉是琅琊人,且是东汉末年黄老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那个时候,他经常免费给老百姓做好事,会施舍符水,给一些没有钱看病的老百姓治病。时间一长,他的这些行径就被老百姓所传诵,渐渐他的威信在老百姓中就越来越高,身边也慢慢聚集了一些追随者。这些人宁愿不要家庭,不要事业,只要跟着他就好。

他的威望到底有多高呢?

可以这么说,当时很多江东的人会知道于吉,但不一定知道孙策。这可是犯了孙策的大忌,时间一久,这位于吉不就成了领袖了吗?一山怎能会有二虎呢?这对于孙策而言,就是对他地位的一种威胁。在他看来,于吉和敌人没有区别,所以,孙策不可能容他,除去他只是迟早的事情。

当时,就有一位偷偷投靠曹操的吴郡太守,这么评价孙策,说孙策这个人非常的勇敢,骁勇善战,和项羽很像。如果能够招降,那是非常好的,如果不能被招降,可能就是一个祸患。(“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

这应该是说到了这个事情上的真正原因,也就是说,孙策这个人和项羽一样,性格上有很大的缺陷,自以为自己非常厉害,眼里容不下别人,更别说会采纳别人的意见了。那个时候的孙策,刚刚将江东平定,正是非常得意的时候,志向也很宏伟,感觉这个天下都快属于他了。

然而,突然冒出一个于吉,且还是一位道士,仅仅靠做一些好事,就拉拢了人心,威望甚至有盖过他的趋势。再这样发展下去,岂不可以和他争夺天下呢?对孙策而言,管他是不是什么宗教领袖,只要越早除去就越好。

也就是说,在孙策有勇有谋的外表之下,是有一颗善妒的心,在他记仇的心理作怪下,于吉的下场就是注定的。这一点,从《三国志》注引《吴录》的文字记载中,可以得到证明,这也许也是后人会借于吉一事来“暗讽”孙策的“独断专行”吧。想来,这也是大家为何更喜欢《三国演义》,而忽略《三国志》的一些真实记载的原因。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后汉书·襄楷传》、《三国志·孙策传》】

上一篇:属免

下一篇:议会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