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

时间:2023-09-07 00:31:27编辑:奇闻君
解密:渤海国如何被强纳入朝韩史上的“南北朝”?

朝鲜和韩国现存最早的纪传体史书《三国史记》,是在高丽王朝时期由金富轼等人编纂完成的。后来,还出现过《三国遗事》、《三国史节要》等以古代“三国”为记述对象的史籍。这些史书中的“三国”就是新罗、高句丽和百济。虽然,在三国并立的同一时期,朝鲜半岛南部曾长期存在着伽耶诸国,但朝韩史学界习惯上使用“三国时代”来指称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朝鲜半岛。中国读者不陌生的是,历史上唐朝曾分别和三国建立朝贡册封关系,并试图调解三国纷争。7世纪中叶,唐朝最终联合新罗灭亡了百济、高句丽,并大败前来援助的日本水军,奠定了朝鲜半岛和东北亚的新格局。

此后,唐代的东北方存在一个“海东盛国”渤海国(698-926年)。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它被认为是肃慎人的后裔靺鞨人所建立的王国,而且,肃慎、勿吉、靺鞨、女真、满洲一脉相承。这是中国历史学界的通行看法。但是,在朝鲜、韩国的古代史体系中,渤海国与新罗王国一起被称为“南北朝”(或直译为“南北国”)。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出版的韩国通史《韩国史》,每一版都明确将渤海国作为与新罗国(此为“统一新罗”或“后期新罗”,676-901年,是吞并了百济全部故土和高句丽南部故土后的新罗)南北对峙的王朝,认为它们同属于一个国家,只是处于分裂的状态。那么,这一历史认识的依据是什么?渤海国和新罗国真的是朝韩古代的“南北朝”吗?

渤海国如何被纳入朝韩“南北朝”历史?

渤海国没有留下自己的史书,渤海人的著述留存得极少,仅有的几方墓志中也找不到这样的证据。9世纪的大文豪崔致远,代表新罗国王给唐朝皇帝的表文《谢不许北国居上表》中,抗议渤海国与新罗在唐朝廷外交礼仪中的争端,将渤海国称为“北国”。上表提及新罗曾授予始建国的大祚荣新罗本国官秩“第五品大阿飡”,并认为大祚荣是“高句丽残孽类聚”,实际上是高句丽的附庸,极力贬辱渤海,并挑动唐朝廷对渤海的恶感。12世纪的金富轼在其撰写的《三国史记》中,强调新罗统一了高句丽、百济的“三国史观”,将统一新罗的北方邻国渤海国排除在外;该书记载了新罗与渤海国的两次通使,并将渤海国写作“北国”,在其他普通记载中则称渤海为“渤海靺鞨”或“靺鞨”。可以说,渤海国人自己、新罗的崔致远,以及高丽王朝的金富轼,全都不能提供存在所谓“南北国”的历史依据。

但是,到了李氏朝鲜时代出现了一股关注北方领土的倾向。在这一背景下,18世纪朝鲜实学柳得恭《渤海考》第一次将新罗与渤海视作“南国”和“北国”,但既未展开论述,也未明确提出“南北国时代”。他认为高句丽百济灭亡之后,新罗分占南北,是为南北国:“昔者高氏居于北曰高句丽,扶余氏居于西南,曰百济朴昔金氏居于东南,曰新罗,是为三国。宜其有三国史而高丽修之,是矣。及扶余氏亡、高氏亡,金氏有其南;大氏有其北,曰渤海,是谓南北国。宜其有南北国史而高丽不修之非矣。”19世纪初的大实学家丁若镛也在《疆域考》中着重将渤海列入。18世纪李朝史学家、《东史纲目》的作者安鼎福则反对将渤海国纳入朝鲜史。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之后,朝鲜进入36年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民族主义史学家申采浩、张道斌等人掀起研究渤海史的热潮,其背景无疑与日本占领有关。这一时期,古代历史研究与民族独立运动紧密相连,他们对中国东北历史格外关心。申采浩批判金富轼《三国史记》排斥了夫余国、渤海国,并将渤海王高王和宣王称为“高帝”“宣帝”。张道斌《国史》(1916年)则将渤海视作高句丽继承国。

朝鲜半岛光复后,朝鲜和韩国分别展开了各自的民族史—国家史构建。1962年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朴时亨教授发表《为了渤海史的研究》之后,朝鲜史学界开始强调渤海国与高句丽文化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以后朝鲜的“南北国史观”将古代历史传承关系梳理为“古朝鲜——夫余——高句丽——渤海——高丽——李氏朝鲜”,十分强调所谓北方系统的重要性。韩国学者宋基豪等人批判朝鲜的渤海史认识,认为其中充满了政治化的表述,而非学术研究客观性。在韩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也将渤海国史纳入韩国史范畴,继承了近代民族主义史学的观点,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才开始较为细致的研究。目前,韩国境内没有一处渤海国考古遗存,但是学术界研究热情很高。借助雄厚的资金支持,韩国学术研究机构搜集的中朝俄三国考古发掘资料十分丰富。

渤海国为何与大唐不断交好又反复失和

前有女皇的追兵,后有新皇帝的招抚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六月,在帝国边陲的营州(今辽宁朝阳),契丹部落举兵反唐,杀死营州都督,并迅速攻占不少城池,北方边地形势严峻,进而幽冀地区受到威胁。朝廷开始组织、调动军事力量进行反击。营州是大唐帝国东北方的重镇,这里除契丹部落外,还有另外一些内附唐朝的部族。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靺鞨之众”与“高丽余种”(高句丽遗民)。契丹叛唐自立,靺鞨人与高句丽遗民这两股力量各自在其首领的领导下,趁乱向东奔逃,脱离了唐朝的管控。

靺鞨人首领是乞四比羽,高句丽遗民首领是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乞四比羽与乞乞仲象的目标无疑也是脱唐自立,因此他们率部渡过辽河,向东到达太白山东北,凭借奥娄河天险,树壁自固。契丹反叛势力正嚣,中央朝廷对这两股势力只能采取安抚政策,于是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一并赦免其罪。但是乞四比羽不受命,皇帝武瞾在平定了契丹之后,下诏让大将军李楷固、中郎将索仇率军击杀之。

唐军先斩破乞四比羽,乞乞仲象亦亡故,大祚荣遂将高句丽和靺鞨之众合并,继续遁逃。李楷固大军穷追不舍,度过天门岭,大祚荣于是与唐军展开决战,唐军大败,将军李楷固脱身而还。当时的东北形势,契丹、奚等全都降附突厥,道路阻绝,唐廷无法再讨伐大祚荣。

“天高皇帝远”的大祚荣进入牡丹江流域,筑城自卫,逐渐吸纳辽东地区的其他靺鞨部族以及高句丽遗民,最终建立了国家。可能是因袭了其父乞乞仲象受封唐朝的爵号“震国公”,因此大祚荣的政权最初称为“震(振)国”,抑或“靺鞨国”。成功建国的大祚荣,再未遭遇女皇派来的追兵,反而接获了新皇帝的善意。大祚荣是谁?渤海国创始人大祚荣生平简介

家世背景

大祚荣粟末靺鞨(靺鞨族分支之一)人,他的父亲乞乞仲象原是粟末靺鞨中的一个部落首领,曾依附于高句丽政权。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灭高句丽之后为了防止高句丽政权复辟并有效控制高句丽遗民与临近靺鞨、契丹、奚、等少数民族,将大批高句丽遗民和一部分靺鞨人强行迁往内地。其中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率其部众迁居到当时唐朝卢龙节度使治下的营州(治柳城,今辽宁朝阳),并依附于唐朝从此在营州开始长达30年的生活,大祚荣便在这一时期出生并长大成人。这期间他们同汉人接触,深受唐朝政治氛围的影响。

称王建国

唐朝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五月,与契丹相邻的营州都督赵文翙刚愎自用欺压契丹等少数民族,激起契丹人强烈不满。于是熟悉唐朝内情的契丹首领松漠都督李尽忠与归诚州刺史孙万荣等举兵反唐,此后唐朝东北边境发生了一连串战事,史称“营州之乱”。大祚荣父子与另一靺鞨酋长乞四此羽在这次兵乱中曾慑于叛军威胁而表示臣服李尽忠,因此在叛乱平息后牵怒于唐朝遭到反攻清算。被逼无奈的大祚荣父子率部及部分高句丽人取道天门岭(今辽宁北镇境内,一说在今辽宁清源境内)东渡辽水(今辽河),踏上了逃还故乡的道路。

神功元年(697年)六月,唐击败契丹叛军后,武则天假意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谎称赦免其罪。但不久武则天就反目食言令骁勇善战的李楷固(原契丹大将)、中郎将索仇率军进击乞四比羽将其杀死,所属部民尽遭屠害。这时乞乞仲象恰好去世,大祚荣继任为部落领袖,于是率余众逃走。但李楷固却率军穷追不舍。

后骄横的李楷固率孤军深入辽东进攻大祚荣。当时的大祚荣虽年仅二十多岁,但经过多年的锤炼已经成为一个“骁勇善用兵”的军事统帅。面对李楷固咄咄逼人的进攻,大祚荣决定在其必经之路天门岭设伏。李楷固果然如期而至,当唐军渡过天门岭时,大祚荣利用有利地形,组织所率高句丽、靺鞨兵据险抗拒,全歼唐军,主将李楷固仅以身免。此后,由于契丹归附于后突厥,阻断唐军东进道路,唐廷不能再行进讨。大祚荣乘机兼并乞四比羽余众,收容高句丽遗民,东渡辽河,返回靺鞨故地,向东占有太白山(今长白山),又与周边靺鞨各部联盟将势力扩展到奥娄河(今牡丹江上游)一带。

圣历元年(698年),大祚荣于东牟山(今吉林敦化敖东)筑城定都,这就是粟末靺鞨的最初都城,后来被称为“旧国”。

圣历二年(699年),大祚荣自立为靺鞨国王,并以尊称“da(古通古斯语即酋长)”自创其姓大氏,因其父曾封震国公又对外称“大震国”(一说 大振国),从此开创了渤海国的前身。大祚荣为了巩固震国政权,不但遣使与突厥结盟,而且又通好新罗,巧妙地在强权林立的四邻之间斡旋,故在数年之间,势力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疆域南接新罗,北邻黑水靺鞨,西连契丹、突厥,所属人民囊括了靺鞨、高句丽、契丹、奚、室韦等诸多民族,有户10余万,胜兵数万,地方5000(一说2000)里。成为当时东北地区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唐中宗李显复位后,为了全力对付突厥,派侍御史张行岌出使震国,进行招抚。大祚荣当即表示愿意归附,并派遣他的儿子大门艺随张行岌入唐为质,宿卫京师。不久,因契丹、突厥连年寇边,道路被阻,使命不达,册封未果。

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刚刚即位的唐玄宗又派郎将摄鸿胪卿、敕持节宣慰未羯(靺鞨)使崔忻前往震国,正式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地置忽汗州(治今吉林敦化),并加授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从此,震国始去靺鞨国之号,改国号“渤海”,渤海国正式成为唐朝势力范围内的一个卫星政权,名义上作为唐王朝设在东北地区的一个最高军政机构。从此渤海国每年遣使以朝贡的方式与唐朝展开频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开辟了两族友好往来的先河。

渤海国在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仿照唐朝。在兵制方面也仿照唐朝的府兵十六卫建制,虽略有变革,但大致相似。设左右猛贲卫、左右熊卫、左右罴卫、南左右卫、北左右卫等十卫。后期还有左右神策军、左右三军等编制,兵力多达数十万。每卫设大将军一人,将军一人。全国各地设折冲府,隶属十卫之下。每个折冲府设折冲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别将、兵曹、参军各一人,校尉五人。

开元七年(719年)三月,大祚荣去世。同年八月,唐玄宗遣使册封其嫡子大武艺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承袭父位。国人为大祚荣进谥号“大圣明武高大王”后世史称“渤海高王”。

粟末靺鞨的历史起源是什么?渤海国是怎么建立的

渤海国是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以隋末唐初先后迁居今辽宁省朝阳地区的两批粟末靺鞨人和部分“高丽余种”为基础建立的国家。后来,高丽国的“逋残”,以及靺鞨伯咄、安车骨、号室等部的遗民都归顺渤海,也成了渤海国的主要居民。他们在长期共同劳动和生活过程中,逐渐凝聚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史称之为渤海人。渤海又在发展进程中,用武力征服了黑水靺鞨的虞娄、拂涅、铁利、越喜等部,并把他们纳入自己的行政管辖下;但这些部族,直到渤海国灭亡,始终保持着原有的称号,未成为渤海共同体的成员。

渤海国的建立,是粟末靺鞨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高丽和唐王朝对粟末靺鞨的影响与民族压迫,起了加速其建立的作用。前面谈到,靺鞨族至唐初,众多的部落结成了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两个部落联盟,如果没有外来影响,他们也会随着自身内部的发展进入文明社会。然而就在这两个部落联盟形成的前后,发生了两件促进粟末靺鞨历史发展的事件:一是前述突地稽等八部不愿屈服于高丽,在隋末迁居到柳城地区;二是由于靺鞨自勿吉时期以来与高丽争战不息,粟末靺鞨未迁走的居民被处于鼎盛时期的高丽征服,被迫臣附于高丽,在唐朝与高丽的战争中,他们大多又被高丽贵族调到辽东地区与唐军作战,这样一来,这些粟末靺鞨人不仅直接受着高丽国的封建统治,而且又与这一地区封建制已有一定发展的居民错居杂处,公元668年(唐总章元年)高丽国灭亡后,他们又被唐朝迁到营州(即柳城)地区居住。营州地区是隋唐时代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近长城,是边塞内外汉族与东北各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集中交流地。

粟末靺鞨人迁居到这里后,在诸多先进因素强烈影响下,社会获得迅速发展。以先迁来的厥稽等八部为例,他们迁到这里后,很快喜欢上汉族的“冠带”等风俗习惯,加上常常因为助唐作战受到了优厚赏赐,在高丽国灭亡前,已经以“财力雄边”,为东北各少数民族“所惮”,各部已拥有众多奴仆。大祚荣一支虽迁居到这里较晚,但至其“东奔”前也已在这里生活了近30年,,而且在此之前,他们早在高丽封建统治下过了半个世纪左右,这些事实说明,迁到今辽阳地区的粟末靺鞨,社会内部已有了阶级划分。用阶级社会的一套机制来调整各阶级的关系,保护私有者的利益,已成了粟末靺鞨新兴贵族急待着手解决的问题。

粟末靺鞨的政权性质是怎样的?渤海国的疆域有多大

公元696年(唐万岁通天元年),契丹首领李尽忠等杀营州都督赵文翙叛唐,为粟末靺鞨新贵族提供了创建民族政权的时机。发生这一变故,主要是赵文翙等依仗手中权势,对东北诸少数民族的剥削和民族压迫越来越重,激起各族人民极大不满,李尽忠等借机起事。居住在营州的粟末靺鞨人加入了反唐行列。事发后,武则天派曹仁师统率大军前去镇压,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和另外一位首领乞四比羽率所部渡过辽水东逃。唐朝为瓦解东北少数民族的反唐联盟,在对契丹实行武力围剿的同时,对粟末靺鞨采用了招抚政策,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乞四比羽不相信唐朝有此诚意,拒不受命,结果被唐朝追兵所击斩。此时乞乞仲象在奔亡中病故,大祚荣代父而起,率所部继续东逃,降唐的契丹大将李楷固紧追不舍,至天门岭(今吉林省境哈达岭)处,善于用兵的大祚荣,借助天门岭的复杂地形,“合高丽、靺鞨之众”,大败唐军,李楷固脱身败还。

公元698年(唐圣历元年),突厥入寇唐朝妫州、檀州、定州、赵州等地(今河北省中西部),契丹与奚又依附于突厥,于是中原通往东北的道路被阻隔,大祚荣审时度势,于是在今吉林省敦化县敖东城建国称王,以武则天封其父为震国公之“震国”作为国号,自称震国王。

震国建立后不久,唐中宗复位,派恃御史张行岌招慰大祚荣,祚荣即遣子入侍,臣属于唐。唐睿宗李旦即位后,于公元713年(唐先天二年)遣郎将崔忻摄鸿沪卿往祚荣所处,拜其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并且以其所统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祚荣随即去靺鞨号,同时以“渤海郡王”的“渤海”取代“震”为国号。从此,渤海作为国号和族称,见于史书。

渤海国是一个具有二重性的政权,它既是粟末靺鞨联合高丽等遗民建立的一个边疆少数民族王国政权,同时又是唐王朝管辖下的一个羁縻州。这二重性突出地体现在以下三点上:其一,每世渤海王的更迭,虽皆由大氏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方式,但均需得到唐王朝的认可,接到册封后才算合法,否则只能称“权知国务”、“知国务”;其二,唐王朝在册封新继立国王的同时,必任命其为忽汗州都督府都督,即继立者要同时接受唐王朝地方官的任命;其三,渤海国有向唐朝贡的义务,史载渤海向唐朝贡凡140余次,朝后梁、后唐10次。

经过大祚荣开创,大武艺“斥大土宇”和大仁秀“开大境宇”,渤海有一个连成一片的广大区域。疆域东临日本海;西至吉林省乾安、长岭和双辽县一带与契丹相接;南至朝鲜德源附近的龙兴江(泥河),北边西起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境,东向约沿七星河或挠力河越乌苏里江,再顺比金河至日本海;西南约东起朝鲜孟山附近,越大同江后在价川附近再过清川江,在义州北越鸭绿江,过辽宁省丹东市北,再经抚顺市与新宾满族自治县间、开原县与昌图县间,达于双辽县境。③渤海王城,也是忽汗州都督府府治所在,初在敖东城,后几线迁徙,在第五世王大华屿时迁还上京忽汗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此后未再变动。渤海人以辛勤劳动,发展和创造了繁荣的经济与光辉灿烂的文化,对古代东北地区的开拓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926年,渤海国为契丹国所灭,契丹以其地为东丹国。渤海国历时229年,传15王。渤海虽文化发达,但传世文献堙没殆尽,所依托的原始资料仅有当时唐朝和日本的相关记载及后世考古发掘,故有关渤海国的许多问题难以解决,尤其是其历史地位和归属问题一直是中国、朝鲜、韩国等国家之间的一个争议焦点。

上一篇:红巾军

下一篇:盘丝洞是什么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