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上

时间:2023-09-11 22:24:15编辑:奇闻君

《孟子》,儒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所著,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也是四书中篇幅最长,部头最终的一本,直到清末时期都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共七篇,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其学说处罚点为性善论,护长德治。

《告子上》共二十章。第七章进一步指出“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是由于外在的不好的环境使“善性”变坏了,并通过味觉、听觉、视觉的人人相同来证明是非善恶感的人人相同。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原文】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1;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麦2,播种而耰3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4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5、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6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1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2,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3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唯目亦然。至于子都4,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5之悦我口。”

【译文】

孟子说:“丰年,年轻人多半懒惰;荒年,年轻人多半强暴,不是天生的资质这样不同,是由于不好的环境使他们心思变坏了。好比麦,播种耪地,如果土地一样,种植的时候一样,便会蓬勃地生长,到了夏至,就都成熟了。即便有所不同,那也是由于土地的肥瘦、雨露的多少、工作者的勤惰不同的缘故。所以一切同类之物,无不大体相同,为什么一讲到人类就怀疑了呢?圣人也是我们的同类。龙子曾经说过:‘不看清脚样去编草鞋,我准知道不会编成筐子。’草鞋的相似,是因为天下人的脚大体相同。

“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易牙早就摸准了这一嗜好。假使口对于味道,他的体验和别人不同,而且像狗及马和人的不同类一样,那么,为什么天下的人都追随着易牙的口味呢?一讲到口味,天下都期望做到易牙那样,这就说明了天下人味觉大体相同。耳朵也这样。一讲到声音,天下都期望做到师旷那样,这就说明了天下人的听觉大体相同。眼睛也这样。一讲到子都,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他英俊。不认为子都英俊的,那是没有眼睛的人。所以说,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觉;耳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眼睛对于容色,有相同的美感。谈到心,就偏偏没有相同的地方吗?心相同的地方是什么呢?是理,是义。圣人早就懂得了我们内心相同的理义。所以理义使我心高兴,正和猪狗牛羊肉合乎我的口味一般。”

【注释】

(1)赖:通“懒”,因依赖而懈怠。

(2)麦:大麦;麰,音móu。

(3)耰:音yōu,一种松土的农具;这里指松土。

(4)日至:这里指“夏至”。

(5)硗:音qiāo,土地贫瘠。

(6)蒉:音kuì,筐子。

(1)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易牙,齐桓公宠臣;耆,同“嗜”。

(2)其性与人殊:《孟子译注》说:“此宜云‘人与人殊’,【原文】盖省一‘人’字。”逢彬按,此处“与人殊”之“人”指别人、他人,前面不必有一“人”字。那一时期,“NP+与人+形容词”格式的句子很常见,例如:“尧舜与人同耳。”(《孟子·离娄下》)“其性与人殊”正是这样的句子。而“人与人”之后一般接“相V”,其中V为及物动词。例如:“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墨子·兼爱》)而此句既无“相”,“殊”也不是及物动词,故不应补一“人”字。详见杨逢彬《孟子新注新译》。

(3)惟:语首助词,无实义。

(4)子都:春秋时郑国的美男子;按,“都”有优美义。

(5)刍豢:牲畜中食草的如牛羊叫作“刍”,食谷的如犬豕叫作“豢”;豢,音huàn。

上一篇:三国演义作者简介

下一篇:扈三娘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