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同轨是什么意思?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向来是没有统一的制度的,各地的马车大小就不一样,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国家统一了,车辆还要在不同的车道上行走,多不方便。从那时候起,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距离相同。这样,全国各地车辆往来就方便了。这叫做“车同轨”。
最早出现“车同轨”记载的是中庸,原文如下: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从原文的内容看,从周朝建立,统一的国家形成的时候,文字、车的轨距、道德规范统一已经成为国家政策。经过春秋战国的分裂和混战,各国在各自地域独立发展的时候,或多或少的偏离了周朝订立的各项制度,也即所谓“礼崩乐坏”。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核心思想就是认为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源自人们对周朝制度——周礼——的偏离,只有人人努力致力于复兴周礼,君臣父子各按周公制定的周礼行事和生活,一切问题自可迎刃而解。
秦王朝建立之后,“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种种措施都在客观上促进了原七国在实质上的融合和统一,对于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的功绩无可比拟。
“车同轨”“书同文”究竟谁更重要?秦始皇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实在抱歉,又要标题党了。但是,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是的,这个人就是秦始皇。在那个遥远的年代,秦始皇用“车同轨”让天下的马车有了统一的规制,此举保证了帝国的经济和军事最有效地运转,从而为帝国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什么这么说呢?
两千多年前的周王朝,马车作为身份等级的象征,对于什么人坐什么车有着严格的规定:“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逸礼《王度记》)”,就是说天子坐六匹马拉的车,诸侯是五匹马,依此类推,普通老百姓只能坐一匹马拉的车。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有势力的诸侯就开始无视这项规定,坐上了六匹马拉的车,这也是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的表现之一。但那个时候,对马车的大小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大的马车有2.4米宽,小的则只有1.4米宽,介乎二者之间的马车种类不计其数。
当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大一统帝国的时候,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原来乘车的等级制度也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对天下的马车有了统一的规范:“舆六尺,六尺为步”(《史记·秦始皇本纪》),就是说车宽六尺,六尺为一步,尺和步都是当时的长度单位,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3.1厘米,也就是说车的宽度大约是1.4米,这可是全天下的人包括秦始皇自己都要严格遵守的。那如何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不一样呢?“乘六马”(引文同上),就是说只有秦始皇的马车才能用六匹马拉,其他人的可以是五匹马或是更少。
陕西兵马俑一号铜车马的结构示意图
这是非常了不得的一件事情,全天下的车尺寸规格都一样了,这就意味着不管你走到哪,但凡车子坏了需要修修补补,随便找一家修车行就行(这也算是点题了吧……),不管你是六匹马拉的,还是四匹马拉的,因为车子宽度是一样的,所以车轴啊,车轮啊等等所有的配件也都是一样的标配,更换起来就特别方便。那个时候除了官员出行,大多数的车子是运送货物的,或是军用补给,或是买卖商品,也就是说“车同轨”极大地提升了军队和商队的运输效率,对整个国家是非常有利的。
崤函古道上的古代车辙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当时没有沥青也没有水泥,所有的道路都是土路或者石头路。就算是秦始皇修的从咸阳通往各个地方的驰道(相当于国道),也都是用夯土夯出来的。再加上当时的车轮还全都是木质轮子,没有像现在的橡胶轮胎还有个缓冲力,久而久之,在木轮压过的地方就会留下深深的车辙。如果大家的车子都是标准化的,不管你是拉人的还是载物的,虽然路面上有车辙,只要轮子刚好卡在里面,依然可以十分顺利地通过。
秦灭六国后,企图“复国”的六国遗族
其实对于秦始皇而言,更看重的是“车同轨”在军事上意义,为什么?要知道秦始皇可是刚刚灭掉了六国,结束了长达515年的分裂局面。天下初定,那些流落民间的六国遗族身边依然有一群“前朝”的忠臣,他们并不甘心屈服于秦朝,都在寻找机会“复国”,这对于初生的帝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张良招募力士拿着大锤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这种威胁是很现实的。
秦帝国全国路网(驰道)图
而与此同时,帝国还面临着来自北方匈奴的威胁。战国后期的时候,匈奴趁秦国灭六国之机占领了河套地区。秦始皇统一后,专门修建了从云阳直达九原的长达一千八百多里的运兵通道(直道),并且派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出击匈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需要充足的粮草供应,“车同轨”对长途运输的优势就发挥了出来。只有粮草得到保障,所向披靡的秦军才能有效震慑六国遗族的反叛,抵御外敌的入侵。
既然说“车同轨”在大一统的时代是如此重要,那么“车不同轨”毋庸置疑就更适用于分裂混战的年代。比如说在民国的时候,山西的土皇帝阎锡山在山西境内修建的就是一种不同于其它地方的窄轨铁路(轨间距为1米),无法与省外的标准轨铁路(轨间距为1.435米)直接相连,这在当时对阻止外来势力长驱直入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便是后来日寇侵略山西的时候,也不得不耗时又耗力地把原来的窄轨重新换成标准轨。
“车同轨”让秦国拥有一支高效的军队
所以说,“车同轨”在经济和军事上保证了大一统帝国的运转和安全,“书同文”又让帝国获得了最广泛的文化认同,但当时还有一件事让秦始皇颇为头疼:思想上的统一。毕竟春秋战国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这种思想上的百花齐放在分裂的局势下是没有问题的,每一个诸侯国都可以有自己的信仰,但是秦朝大一统之后,在思想上肯定不可能像之前那么自由,肯定是要收紧的。
“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儒生……”
帝国建立伊始,秦始皇并没有对法家之外的各家学派采取极端的行动,但对他们的言行却是高度敏感,尤其是对当时民间影响很大的儒家。后来,偏偏是这些儒生们不知天高地厚,不把秦始皇放在眼里,对他的治国理政指手画脚。终于在一场宴会之后,秦始皇怒而下令“焚书”。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下周四,我们不见不散。
“书同文”可以理解,秦始皇为什么一定要“车同轨”?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后,开始着手改革旧制,开始秦帝国的新气象。其中除了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之外,最重要的三条改革内容就是“书同文 车同轨 行同伦”。就是统一文字,统一车轨的轨距,统一道德规范。统一文字和道德规范都很好理解。都是为了维护统一在政治文化上的举措。那么秦始皇为什么一定要统一车轨的轨距呢?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秦始皇之所以统一车轨的轨距,是为了形成一个统一的车辙,增加道路的硬度。可以行走平稳,能够显著减少畜力消耗和车轴磨损,其实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要知道,古人所乘的马车,即便是统一了轨距,也很难保证马车能够行驶在同一个车辙之内。何况,马车轨距的宽窄实际上也不会影响到道路硬度。一旦雨季来临,无论是泥土路面还是夯土路面,都会被雨水浸泡,变得泥泞不堪。统一轨距根本起不到增加道路硬度的作用。
也有很多人认为,秦始皇统一马车的轨距是恢复“周礼”之举。儒家经典《中庸》中有载“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后世很多儒家传人都以此为据,认为秦始皇此举实则是改变自春秋战国以来“礼崩乐坏”的局面,恢复所谓的周礼。这其实更像是儒家学派的牵强附会。
秦始皇本人根本就不欣赏儒家学说,更不可能去恢复所谓的周礼。否则,“焚书坑儒”就无法解释了。他更倾心的,是崇尚改革的法家思想。因此,虽然在《中庸》中也有“车同轨”的说法。但实则与秦始皇要求的“车同轨”相比,两者根本就是南辕北辙。
秦始皇之所以要求“车同轨”实际上是跟秦朝一项规模宏伟的建设工程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那就是秦驰道(直道、栈道)。正因为有了秦驰道的建设,才有“车同轨”这样的要求。
驰道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国道”。秦始皇完成统一六国后的第二年,就下令修建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以咸阳为中心,向四周呈散射形状分布。但实际上,这些驰道并非我们理解的跟现在的公路一样,而是跟现在的铁路有几分相似,是一种轨道交通。所以,秦始皇要求“车同轨”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这个要求就是要把马车变成古代的火车,只不过动力不是现代化的电气或机械动力,而是马匹之类的畜力。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也印证了这个观点。在河南南阳的山区里惊奇地发现有古代的“轨(铁)路”。经碳14测定,系2200多年前的秦朝遗留。原理和现代铁路无异,还是复线,只是不是用蒸汽机车牵引,而是用马力拉动。这些“轨(铁)路”就是秦驰道的一部分。也只有轨道交通才能最大幅度改善道路状况,这也是在没有现代化的发明之前,最有效的解决陆地交通困难的方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为伟大的发明。
轨道交通式的马车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马车的行进速度,而且也能够节省畜力并且提高载重能力。沿途设置的驿站可以很快地更换马匹。因此,“车同轨”本质上就是为了驰道这一轨道交通服务的。所有的马车都可以行走在驰道上,有了这样高效的行动能力,秦始皇也就用不着分封诸侯了,郡县制就能让他有效地管理整个庞大帝国了。
秦始皇的改革措施绝非是毫无章法的单一零散的改革,而是一个系统的改革方案。“车同轨”只是这个改革中的一环而已。实际上是为道路改革而做出的交通工具改革,而道路的改革又是为郡县制的政治结构改革服务的。所以,真的不得不佩服秦始皇,他的高瞻远瞩,远远超越了其同时代的人!
古代“铁路”秦驰道,有什么用?古代黑科技之一中国古代很多黑科技能让今天的人咋舌。秦驰道,便是古代众多令当今世人咋舌的黑科技之一,被称为古代的"铁路"。
秦代驰道
秦始皇深知"路通则人通"的道理。所以秦始皇在统一了中国后,为了能对中国实行长久有效的统治,便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都修建"驰道"。秦始皇为了能让全国各地的车都能在驰道上运行,还强制规定"车同轨"(车轮轴间距相同,可以在相同宽度的轨道上运行)。
驰道,相当于近代的铁路。根据当代考古发现,秦代的驰道不仅有路基,还有轨道和枕木,轨道之间还有换向系统让车子变换轨道。漫长的驰道线路还设有"车站",用以换马、换货、换车或人……
马在驰道上,能比在普通路面上更快地拉车。据测量,驰道枕木之间的间距,和马的步间距基本吻合,使马每跨一步都不由自主地保持在两根枕木之间的相同距离。这样的设计,使马想偷懒迈小步都不行(因为迈小步,马蹄便会踏在枕木上,而不是落步在两根枕木的间隙中,所以马为了使四个蹄子都落在同一个水平面的枕木间隙中,便不得不保持相同的迈步幅度。)。——这,会使马的行走产生"自激震荡"而恒定快速地拉车。
马在驰道上,能比在普通路面上更多拉货。因为车轮接触路面,在垂直方向承担了车身和货物的重量,所以理论上,马拉车,在垂直方向不受力,只在水平方向出个牵引力。但由于路面不可能绝对光滑和水平:车轮和路面会存在摩擦;并且由于路面不水平,多少会有垂直方向的力,分解到水平方向上。然而驰道的轨道,其光滑度和平直度都要高于普通路面(这导致车轮与轨道间的摩擦系数、以及垂直方向分解到水平方向的力,都远远小于普通路面。),所以相同的马力能在驰道上拉更多的货。
可以看出,秦代的驰道和近代的铁路有很多相似之处。其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靠马为动力拉车,一个是靠蒸汽机为动力拉车。
驰道是什么?驰道简介,有哪些特点?驰道和直道路的修建,是秦汉时期规模宏大的筑路工程,对于陆路交通的发达,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具有重大的意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筑驰道。以咸阳为中心的,有东方大道(由咸阳出函谷关,沿黄河经山东定陶、临淄至成山角),西北大道(由咸阳至甘肃临洮),秦楚大道(由咸阳经陕西武关、河南南阳至湖北江陵),川陕大道(由咸阳到巴蜀等),此外还有江南新道,南通蜀广、西南达广西桂林;北方大道,由九原(今包头)大致沿长城东行至河北碣石,以及与之相连的从云阳(今陕西淳化)至九原的长达900余公里的直道,等等。1974年,在伊克昭盟发现了长约100米的直道遗址,路面残宽约22米,断面明显可见,现存路面高1- 1.5米,用红砂岩土填筑,从直道遗址可以看到南北四个豁口遥遥相对,连成一线,这同《史记·蒙恬传》所载堑山堙谷,通直道 的记载正相吻合。由此可见驰道工程的庞大和艰巨。
栈道的修筑始自战国秦。公元前三世纪,秦国为了开发四川,就修筑了栈道,正如蔡泽所说: 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到西汉前期已有嘉陵故道、褒斜道、谠洛道和子午道四条通蜀的栈道。其中褒斜道长250余公里,路面宽3- 5米不等。栈道盘旋于高山峡谷之间,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工程技术措施,或凿山为道,或修桥渡水,或依山傍崖构筑用木柱支撑于危岩深壑之上的木构道路,表现了在筑路工程中,适应十分复杂的地形条件的出色的技术能力。栈道是川陕间的交通干线,历代屡屡修建,在经济文化交流和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陆路交通的主要工具是各种车辆。秦时规定车同轨 ,亦即每辆车的两车轴间距离相等。这时大多为两轮车,其设计因不同的用途而异,有的适于载重,有的利于速行,有的轻便舒适。秦汉时也有灵活适用的独轮车和稳定性强、载重量大的四轮车等。辽宁辽阳西汉遗址出土有铁车輨(车轴承)、车锏(铁圈)等物,说明汉代已在车轴上加铁圈,使铁与铁相磨,其间加上油脂润滑,增强了车轮的牢固性,减少了车轴承的摩擦力。
特点
驰道是皇帝的专用车道,皇帝下面的大臣、百姓,甚至皇亲国戚都是没有权利走的。秦汉时期最为流行,规定的宽度是五十步,两旁种有树。
近来在河南南阳的山区里惊奇地发现有古代的“轨(铁)路”。经碳14测定,系2200多年前的秦朝遗留。原理和现代铁路无异,还是复线,只是不是用蒸汽机车牵引,而是用马力拉动。专家们都惊叹我国古代2200年以前竟然已经有如此先进的交通设施。这将是比兵马俑更惊人的大发现。
现在铁路不是铁铸造的,而是轧制的钢轨。秦始皇的“轨(铁)路”当然也不是铁铸造的,而用木材铺设。作轨道的木材质地坚硬,经过防腐处理,至今尚完好。不过枕木已经腐朽不堪,显然没有经过防腐处理,材质也不如轨道坚硬,但还可以看出其大致模样来。
路基夯筑得非常结实,枕木就铺设在路基上。专家认为枕木的材质比较软,不仅是为了减少工程量,也不仅仅为了广泛地开辟木材来源,而是有意识地选择的。比较软的枕木可以和夯筑得非常坚硬的路基密切结合,从而使轨道平稳,车子在上面可以快速平稳地行驶。
现在凡是在铁路的枕木上走过的人都明白:两根枕木距离和人们的步子很不合适。一次跨一根显得步子太小,跨两根又太大,在枕木上走路既慢又很不习惯。但是经过测量却惊奇地发现,秦始皇的“轨路”,枕木之间的距离竟然正好和马的步子合拍。马匹一旦拉车到了轨道上,就不由自主地发生“自激振荡”,不能不飞快奔跑,几乎无法停留下来。那么最后又是怎么停下来的呢?专家们的意见是:一定还有专门的车站,在车站枕木之间有木材填充平整。马在这儿喂得饱饱的,休息得好好的。一旦需要,套上车就能飞驰,马不停蹄。到了下一车站,由于枕木之间已经填充平整,因此马儿就可以逐渐减慢速度并停下来。换上另一匹吃饱休息好的马,继续飞驰前进。这样就可以达到很快的速度。由于使用轨道,摩擦力大大减小,所以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货物。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最最节省地使用马力的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效率极高的方法。公认的速度至少应该一天一夜六百公里,有的人认为七百公里。这是比八百里加急还高一倍多的速度。无怪乎秦始皇可以不用分封就有效地管理庞大的帝国。并且经常动辄几十万人的大规模行动。
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距离相同。这样,全国各地车辆往来就方便了。这叫做“车同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