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贾府,是赫赫扬扬的百年贵族。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曹雪芹给《红楼梦》定下的命运走向是“登高必跌重”、“树倒猢狲散”,贾家的最终结局一定是凄惨的,而随着贾家的倒塌,贾府中人的结局也会随之落下帷幕。
比如贾宝玉的结局,脂砚斋的批语明确提到“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一句,再有悬崖撒手,舍弃宝钗之妻,麝月之婢的批语,足可见贾家衰落后,贾宝玉历经生活潦倒,以及世态炎凉的折磨,最终选择远离红尘。
事实上,不止贾宝玉,还有一个人也是如此,那就是贾家四艳中年龄最小的惜春,只不过由于她出场较少,戏份不重,以至于被众多读者忽视。
《红楼梦》第五回,惜春的判词是: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很明显,惜春最终的结局是成了尼姑,但惜春为何选择做尼姑,这是红楼解读中谈及比较少的。少数解读惜春的学者,无非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其一,惜春的身世经历,作为宁国府的小姐,她跟自己的父亲贾敬、哥哥贾珍都不亲近,甚至通部书中都没有多少惜春和宁国府的交集,故而将惜春的遁入空门,归结于家庭原因;
其二,惜春自身的性格原因,惜春为人冷僻,性格诡谲,与众不合,包括众姊妹创建的大观园诗社,惜春也是第一个选择退出;抄检大观园,自己主动狠心撵走贴身丫鬟入画,可见其天生惯独,这种特殊性格成为推动惜春当尼姑的动力。
这些解读自是正论,但却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宁荣两府的败落对惜春的影响。
比如贾宝玉的悬崖撒手,绝对不单单是因为林黛玉的病逝,如果荣国府没有败落,贾宝玉大概率会和宝钗举案齐眉地度过一生,黛玉只能成为年少时期的意难平,正是家族的大变故,直接推动了贾宝玉的顿悟,惜春也是如此。
惜春纵然为人冷僻,但她毕竟生活在封建时代,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力,那她最终的出家是如何造成的?高鹗(或无名氏)续写就很离谱,贾家尚未彻底败落,惜春主动提出要出家,在王夫人等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最终代发修行,可到底还是住在豪门公府之中,身边丫头伺候着,这哪里能叫出家?
惜春出家的心理代价,一定不比贾宝玉轻,只会比其他贾家人更加沉重。诸君且看惜春的红楼梦曲《虚花悟》: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惜春的《虚花悟》恐怕是十四支红楼梦曲中最露骨的一支,它近乎直白地揭露了贾家的最终结局:“连天衰草遮坟墓”、“生关死劫谁能躲”,这一字一句,皆是血泪酿成。
这也就明示了《红楼梦》的最终结局,宁荣两府的大部分人,恐怕都难逃一死,幸存的贾宝玉、惜春等人,见过此等家族惨象,精神饱受折磨,只能选择遁入空门。
而对于贾家倒塌的原因,红学大家梁归智先生认为是,北静王一派和忠顺王一派发生了政治冲突,最终北静王一派落败,贾家作为北静王的政治盟友由此被波及,落得抄家的下场。
我个人也比较赞同这种说法,因为贾家被抄一定要有一个导火索事件,目前《红楼梦》前80回中,貌似也只有北静王、忠顺王两派是曹雪芹明确写出来的,这其中还涉及元妃之死的问题,这些后果绝不是“贾琏偷娶尤二姐”、“贾赦强抢石呆子”这些小事就能造成的。
当然,或许以后再加考证,我们还能分析出其他原因,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