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诞生于美国,距今已经有73年的历史。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个计算机采用的是电子管,因此体积十分庞大,占地数百平方米,重达30吨,可以称为电脑中的巨无霸。
如此笨重的计算机,使用起来自然不是很方便,后来的科学家们一直致力提高技术,希望能提高运算速度,同时让计算机更加小巧。1956年,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晶体管电子计算机诞生,它的体积比第一代计算机小了很多,只要几个大柜子就能装下,运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
集成电路的出现,大大加快了计算机的发展速度。 1959年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诞生,1976年,第四代计算机诞生,它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从此,科学家们不断提高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密度,让计算机越来越小。
1981年,IBM公司推出了第一台个人电脑,尽管它的内存只有16k,只能存储一些简单的文字信息,并且售价也很贵,但是它依然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意味着计算机正式走入家庭,奠定了家用计算机的基础。
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电脑相对于以前的庞然大物已经变的十分小巧,但是人们还觉得不够。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移动办公的需求变得越来越急迫。1985年,东芝推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笔记本电脑-T1000,为迫切需要移动办公的商务认识带来了希望。
2019年,国内掌机厂商GPD推出了一款目前全球最小的超级笔记本电脑-GPD P2 Max。作为一款全功能的笔记本电脑,GPD P2 Max的大小和 iPad mini 4 的差不多,净重仅 650g,比市场上主流的超级本轻约50%。
GPD P2 Max搭载 8.9 英寸高清视网膜级触摸屏,分辨率高达2560×1600(WQXGA),支持 10 点触控和手写笔输入; 第八代英特尔酷睿 m3-8100Y 处理器, 8GB~16GB 内存,256GB~512GB M.2 SSD,支持指纹解锁,标准 “QWERTY” 键盘布局,并配有触摸板
体积越小,散热设计就越有难度, GPD P2 Max采用液冷和风冷混合的PC 级散热方案,保证CPU全速工作,从不降频。双频wifi支持,下载 1GB 电影只需 10 秒钟,9200mAh大容量电池可连续播放 8 小时本地 1080P 视频。
GPD P2 Max的推出,刷新了超极本行业的记录,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制造的力量。当然,目前采用的处理器等主要技术还是国外引进的,希望国产CPU能够早日发展壮大,相信到时候华为的鸿蒙系统等国产操作系统也能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