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就是到了下夏天的极致,是北方一年中白昼达到最长的一天,夏至过后太阳又要南行,黑夜也会一天比一天长了。这一天接近极地处是白夜,也是夏天里比较热的一天,古人在这一天是如何避暑的呢?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夏天只顾苦热,古代的诗人们是否就没有心情去作诗了呢?错了,在酷热难耐的日子里,古代的诗人也积极创作,写苦热的诗却也不少。三国时曹植有《苦热行》,其诗云:“苦热但曝露,越夷水中藏”。为了避热,不穿衣服,躲到水中,也只有水性好的吴越之地的人能那样做。
南北朝时何逊《苦热诗》:“愿以三伏晨,催促九秋换。”寻常人的做法,只能向天公祈祷,愿夏天早点结束,秋天早些到来。杜甫《热》:“乞为寒水玉,愿作冷秋菰。”为了不忍受热,宁愿做寒潭中的玉,寒秋的菰。普通人是那样,高僧皎然、齐己,也都有苦热的诗。可见苦热,人人都不能免。
在这样“苦热”的天气里,人们不停寻找纳凉的地方,想尽办法让自己凉快下来,这个古往今来都一样。例如,宋代的杨万里就想着法子来“追凉”。
《夏夜追凉》
〔宋代〕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这是一首把艺术性和哲理性结合得非常巧妙的抒情诗。在酷暑时节,诗人抛开了暑热难忍的描述,而是从“追凉”着手,寥寥数笔就写出了一幅夏日追凉图。这里有皎洁的月光、有茂密的树荫、有悦耳的虫鸣,还有追寻清凉的诗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又点出“心静自然凉”的点睛之笔。
首句“夜热依然午热同”,说这都半夜了,可还是热得和午时差不多。这种感觉现在的小孩体会不到了,房间里都有空调。我们记忆中的小时候是会这样的,在正暑炎热之时,晚上也很热,虽然和白天太阳暴晒不同,但是那种没有一丝风、无处可逃的闷热是会让人感觉上出现误差的。所以经常会有人感叹:“这大晚上怎么和白天一样热啊!”杨万里就是这个意思。
次句“开门小立月明中”,诗人认为要到室外明月之下才可以取凉。“开门”,知作者原在室内,由于室内闷热难受,坐立不宁,于是开门出来。只在门前“小立”,可见这里也不是最好的纳凉之处,且月明,虽然夏月(不是秋月)不像“夏日可畏”,但见其光也觉得热。诗至此,似乎“暑中无处可追凉”(杨万里诗句)了。
直到第三句,才真正出现转机,终于在“竹深树密虫鸣处”,觅得了凉。"这一句用浅显的词句及常见的事物渲染出周边的环境:竹影婆娑,树荫浓密,只听到此起彼伏的虫鸣声(要是夏日住在乡间还是这般景象,想来这许多年过去了,夜间的景色并无太多差别)“竹深树密”,点出环境清幽;“虫鸣”,则见其静谧——唯其静谧,“虫鸣”之声才能清晰入耳。
诗人置身其间,凉意顿生,于是又引出结句“时有微凉不是风”,这一真切、细微的体验。“不是风”,点明所谓凉意,不过是夜深气清,静中生凉而已,并非夜风送爽。人们通常说“心静自凉”就是这个道理了。
纵观杨万里的诗,活泼而灵秀,意新而多趣,往往从平凡中见其警策、机趣,令人玩味无穷。他的这首《夏夜追凉》看似浅白,却从一个夏夜良宵的欣赏,转出一个心灵的感悟:情由心造,心静生凉。
而这个感悟却又是曲折而来:白昼炎炎,哪知夜热“依然”,一转;追出门外,不写凉热,却是一番夜景,二转;“竹深树密”正衬清幽,“虫鸣”则反衬出静寂,三转;眼看要写追凉的感受了,却另有一番感悟——真是别有洞天。宋诗讲究“理趣”,杨万里更是哲理高手,给读者以情和理的双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