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良女儿的颂歌】
一场战争从一种性质转变到另一种性质,即一场战争中对交战双方来说都各有两种性质,这在战争史上并不多见。公元1337—1453年,英法两国先为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争权夺利,尔后演变为英国对法国的入侵,法国则被迫进行反入侵,战争性质从封建王朝混战变化到侵略与反侵略,其结果可谓完全违背了英法王朝统治者的预料。
中世纪,英国诸王通过与法一系列联姻,均成了法国诸王大片领地上的主要封臣。1346年,英王爱德华三世终于提出要求享有全部法兰西王国的继承权。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绝嗣,支裔华洛瓦家族的腓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三世以卡佩王朝前国王腓力四世外孙的资格,争夺卡佩王朝继承权。1337年爱德华三世称王法兰西,腓力六世则宣布收回英国在法境内的全部领土,派兵占领耶讷,战争遂起。
这场战争除王位继承原因外,还为了争夺在法境内的富庶的佛兰德尔和阿基坦地区。这个地区与英国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法国于1328年占领该地,英王爱德华三世遂下令禁止羊毛向该地出口。佛兰德尔地区为了保持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的反法政策,承认爱德华三世为法国国王和佛兰德尔的最高领主,使英法两国矛盾进一步加深。这也是导致战争发生的一个基本原因。这次战争分四个阶段:
战争的第一阶段(1337—1360年),英法双方争夺佛兰德尔和基恩。在斯吕斯海战(1340年)中,英海军重创法海军,夺得制海权。在1346年8月的克勒西会战中,英军又取得了陆上的优势,并经11个月的围攻占领了海岸要塞加来港(1347年)。将近10年的休战之后,在普瓦提埃战役(1356年)中法军再次被击败。英国人无限度地征收苛捐杂税和法国内部经济陷于完全破坏的状态,从而导致了法国人民的起义——马赛领导的巴黎起义(1357—1358年)和扎克雷起义(1358年)。法国被迫于1360年在布勒丁尼签订和约,和约条款极为苛刻,其中规定把从卢瓦尔河至比利牛斯以南的领土割让给英国。
战争的第二阶段(1369—1380年),为了夺回英占领区,法王查理五世(1364—1380年在位)改编了军队,整顿了税制。他用雇佣步兵取代部分骑士民团,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新的舰队。久格克连被任命为军队总司令(元帅),并拥有很大的权力。法军采用突袭和游击战术,到70年代末已逐步迫使英军退到沿海一带。为了保住在法国的几个沿海港埠和波尔多与巴荣讷间的部分地区,并鉴于国内形势恶化,英国遂与法国签订停战协定。
战争的第三阶段(1415—1424年),法国因国内矛盾加剧(勃根第派和阿曼雅克派两个封建主集团发生内讧;农民和市民举行新的起义)而遭到削弱,英国乘机重启战端。1415年,英军在阿金库尔战役中击败法军,并在与其结成同盟的勃根第公爵的援助下占领法国北部,从而迫使法国于1420年5月21日在特鲁瓦签订丧权辱国的和约。按照和约条款规定,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为法国摄政王,并有权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但是,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于1422年都先后猝然死去。由于争夺王位斗争(1422—1423年)加剧,法国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处境十分困难。捐、税和赔款沉重地压在英占区的居民的身上。因此,对法国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
战争的第四阶段(1424—1453年),随着人民群众的参战,游击战更加广泛地展开(特别是在诺曼底)。领导这场斗争的是贞德。战争的性质变了:就法国方面来说,是反抗英国侵略的正义战争,而英国方面则是进行侵略性的非正义战争。
贞德出生在法国北部香槟与洛林交界处的杜列米村,从小就开始了牧女的生活。艰苦的生活使她逐渐成为一个性格坚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少女。1428年,她3次求见王太子,陈述她的救国大计。1429年4月27日,王太子授予贞德以“战争总指挥”的头衔。她全身甲胄,腰悬宝剑,捧着一面大旗,上面绣着“耶稣马利亚”字样,跨上战马,率领3000—4000人,向奥尔良进发。奥尔良已被英军包围达半年之久。贞德先从英军围城的薄弱环节发动猛烈进攻,英军难以抵挡,四散逃窜。4月29日晚8时,贞德骑着一匹白马,在锦旗的前导下进入了奥尔良,全城军民燃着火炬来欢迎她。奥尔良解放之钟声敲响了!贞德率领士气高昂的法军,迅速攻克了圣罗普要塞、奥古斯丁要塞、托里斯要塞,敌人闻风丧胆,听到贞德的名字就吓得发抖。人们高唱赞美诗,歌颂贞德的战功,称她为“奥尔良姑娘”。5月8日,被英军包围209天的奥尔良终于解了围。奥尔良战役的胜利,扭转了法国在整个战争中的危难局面,从此战争朝着有利于法国的方向发展。接着,贞德又率军收复了许多北方领土。贞德已经变成了“天使”,人们到处都在歌颂她,称她是“圣人”。国王赐给她大量财帛和“贵族”称号,她都拒绝接受,决心继续完成解放法国的事业。
但是,宫廷贵族和查理七世的将军们却不满意这位“平凡的农民丫头”影响的扩大,他们害怕人民比害怕英国人还厉害,便蓄意谋害贞德。1430年在康边城附近的战斗中,当贞德及其部队被英军所逼、撤退回城时,这些封建主把她关在城外,最后竟以4万法郎将她卖给了英国人。贞德宁死不屈,她说:“为了法兰西,我视死如归!”1431年5月29日上午,贞德备受酷刑之后在卢昂城下被活活烧死,她的骨灰被投到塞纳河中。死时,贞德还不满20岁。贞德之死激起了法国人民极大义愤和高度爱国热情,在人民运动的压力下,法国当局对军队进行了整顿。1437年法军攻取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1450年夺回曼恩和诺曼底,1453年又收复基恩。1453年10月19日,英军在波尔多投降,战争至此结束。
百年战争从1337—1453年,持续了116年,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促进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国王联姻不仅不能解决长治久安问题,反而容易引起王位继承权争夺和战争。民族女英雄贞德姑娘勇敢地捍卫民族利益,为了民族解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唤醒了人民的民族意识,振奋了民族精神。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不仅使法国摆脱了侵略者的统治,而且还使法国人民团结起来,民族感情迅速增强了,国王受到了臣民的忠心支持。由此封建君主政体演变成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王权进一步加强了。战后的英国,在经历了一段内部的政治纷争后,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在这次战争中,英国的雇佣军优于法国的封建骑士民团,这促使法国第一次建立了常备雇佣军。骑兵已失去了以往的作用,而步兵的作用,特别是那些能够成功地与骑兵一同作战的弓箭手的作用得到了提高。火器在当时虽还抵不上弓和弩,但却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各种作战中去。这些对英法军队乃至西欧国家军队的建设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英法百年战争简介: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 War)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 - 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
战争中涌现了以为法国女英雄贞德,圣女贞德是法国的军事家,天主教圣人,法国人民心中的自由女神。被法国人视为民族英雄,也是历史上唯一能在17岁时就指挥国家大军并取得胜利的少女。
在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中她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支持法查理七世加冕,为法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后为勃艮第公国所俘,不久被英格兰人以重金购去,被英格兰当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诬陷为异端和女巫,并判处以火刑。年仅十九岁。
英格兰军队被赶出法国时,贞德的母亲说服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重新审判贞德的案子,于1456年为她平反。500年后被梵蒂冈封圣。
英法百年战争起因:英王在法国拥有广阔的领地北欧维京海盗骚扰侵略法国海岸由来已久。卡洛林王朝时期,法兰克统治者查理三世同意这些北欧人在法国海岸诺曼底定居下来,他们后来建立了诺曼底公国。1066年诺曼底人在征服者威廉的统帅下成功地入侵英格兰,他们同时统治着英格兰和诺曼底。1216年盎格鲁—诺曼统治者失去了对诺曼底的控制,
12世纪中,英国金雀花王朝在法国占有广阔领地,12~13世纪,法国国王逐渐夺回部分被英王占领的土地。14世纪初,英国仍占据法国南部阿基坦地区,成为法国政治统一的最大障碍,法国人试图把英国人由法国西南部赶走,从而统一法国。英国当然不愿退出,并欲夺回祖先的土地如诺曼底、曼恩、安茹等。当时英法两国因为贸易利益的关系,均对佛兰德斯作出争夺,使它们之间的冲突加深。
1328年,法国占领佛兰德,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1377在位)下令禁止羊毛出口。佛兰德因失去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的百年战争中战场上的法军反法政策。
亨利二世采取耍赖战略,他一方面承认法兰西国王(路易七世)是他法律上的主人,另一方面又对法王的命令置若罔闻,根本不履行作为法国贵族的任何义务。对于一个不但拥有国王头衔、而且领土比自己大两倍以上的强横逆臣,路易七世和世界上任何有尊严和权力欲的封建君主一样,把亨利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想尽一切办法战胜亨利,夺回本应属于自己、属于法兰西国王的法国领土。
英法百年战争导火索:英国国王试图继承法国王位英法之间这种君不君、臣不臣,利害关系纠缠不清的混乱局面,在双方的后代之间一直延续下去,直到百年战争的来临。 历代金雀花王朝的英国君主,理论上都是法国臣民,理应为法兰西国王效犬马之劳。不仅如此,无论作为与法国王室历代通婚的姻亲之家,还是作为法国最强大的封建领主,一旦法兰西王位出现空缺——老国王没有儿子,或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合法的王位继承人——法兰西大大小小的贵族们为争夺王位而明争暗斗的时候,金雀花王朝的君主毫无疑问地拥有参与游戏的资格!英国国王身兼法国贵族,同时还要是法国国王的姻亲,参与法国王位的竞争可以说是既合理又合法!于是在法兰西国王查理四世死后,金雀花王朝的爱德华三世就正式提出了继承法国王位的要求。
在14世纪时,法国人试图把英国人由法国西南部赶走,从而统一法国。英国当然不愿退出,并欲夺回祖先的土地如诺曼底、曼恩、安茹等。当时英法两国因为贸易利益的关系,均对佛兰德斯作出争夺,使它们之间的冲突加深。因为佛兰德斯表面上属于法国,但实际上却独自行政,并经常与英国进行羊毛贸易。
而战争的导火线则是英王爱德华三世乘法国卡佩王朝绝嗣之际,欲以近亲的关系继承法国王位,但最后却由腓力六世所获得,因此爱德华三世对法国宣战,以夺取法国王位。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和佛兰德斯站在英国一方,而苏格兰和罗马教皇则支持法国。英军当时是雇佣兵制,由步兵,弓箭兵和雇佣骑兵组成,统一由国王亲自指挥,而法军则主要由封建骑士组成。
英法百年战争中的克雷西战役:法军遭遇惨重失败克雷西之战发生于1346年,是百年战争期间英法两军在克雷西进行的一次大会战。当年7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1万人从朴茨茅斯出发,渡海侵入法国诺曼底,而后挥军东进,沿途烧杀劫掠,直趋巴黎城郊。当月下旬,英军北渡塞纳河和索姆河,在阿布维尔以北克雷西村附近高地占领阵地,准备与前来阻击的法军三万余人作战。那时候,法军兵多将广,但以重骑兵为主,弓箭手较少,重骑兵不便于在密林狭谷中作战。英军以步兵为主,弓箭手多,且有大炮,便于利用有利地形歼灭敌人。爱德华三世根据敌我双方特点,把英军分成 3个作战集团成两线配置,一线两个集团分别由“黑太子”爱德华和诺桑普顿伯爵指挥,置于西东两个高地,自己率领二线一个集团作预备队。各集团两侧由弓箭兵布成楔形阵,阵前挖有堑壕,设置尖头栅栏,以阻击法军骑兵冲击。
8月26日下午4时,法军到达克雷西。法王腓力六世也将军队分为3个作战集团,第1、2作战集团分别由波希米亚国王和洛林公爵指挥,自己亲率第 3集团。当晚,一些临时召集来的骑士和义勇兵为抢夺战利品,不等腓力六世下令就发起进攻,结果使法军陷于被动。腓力六世不得不仓促发起总攻。当时天降大雨,法军弓箭尽遭雨淋,大大降低了杀伤能力;而英军的弓箭暂时收藏在筐中未被雨淋。这就使本来就具有弓箭兵优势且占据有利地形的英军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法军仗着人多势众发起猛烈进攻。英军弓箭兵密集射击,杀伤法军甚众。腓力六世见此情况,急令重骑兵发起冲击,两军展开激战。英军左翼渐渐支持不住,“黑太子”一度落马,险些丧命。英王急令右翼集团前进,牵制法军。战至半夜时分,英军弓箭兵从两翼射击,接连打退了法军的15次冲锋。法军伤亡惨重,洛林公爵和阿仑森伯爵战死,腓力六世受伤,被迫退兵亚眠。
此战法军伤亡万余人,其中包括1542名骑士;英军伤亡则不到 200人。英王爱德华三世乘胜发展攻势,于1347年 8月夺取了法国的军事要塞加来,从而基本上决定了英国在百年战争中取得第一阶段战争胜利的结局。
英法百年战争中的斯鲁伊斯海战:英国初战告捷斯鲁伊斯海战(Battle of Sluys),发生在公元1340年6月24日,为英法百年战争揭开序幕。也翻译为斯勒伊斯海战,这次战役中,法国海军舰队受到严重的打击,使法军无法跨过海峡入侵英国,也让之后的战役大多发生在法国本土。
这场战役发生在斯鲁伊斯(Sluys or Sluis,法语为Écluse),当时那是个足以停泊军舰的港口,约在现今比利时西佛兰德省及荷兰西兰省之间。此处的法国舰队为爱德华三世寄给他儿子黑太子爱德华的信中所提到的舰队,数量约有190艘,指挥官为Quiéret及Béhuchet,当中还有少部份的热那亚雇佣军是由Egidio Bocanegra(Barbavera)所指挥,总数为2万人。
虽然有很多英国史学家声称此战中英国舰队少于法国,但英国舰队6月22日从奥威尔(Orwell)启航时,数量约在200艘左右。在法兰德斯附近时,又与另一支约有50艘船的舰队会合,不过这支舰队上大多是非战斗人员,包括了英王爱德华三世的妻子。英国舰队总数为250艘船2.2万人。法王腓力六世将舰队成三线展开,并用铁链将舰只一排排连结起来,准备阻击。24日6 时,英舰队驶抵海湾,因当时逆光、逆流不利作战,便转向上风位置待机。
中午流向改变,英舰队占领攻击阵地,长弓箭手开始射击,接着盔甲齐备的士兵展开接舷战。法舰不便机动,又缺乏弓箭手,少盔无甲,被动挨打。经 8小时激战,法舰队第一线舰船被击败,第二线舰船兵无斗志,大部逃生。夜战中,第三线舰船也被击溃。至25日晨,法国舰队惨败,损失舰船近一百八十艘,官兵伤亡近二万人。两个指挥官当中,Quiéret死在战场上,Béhuchet则是据说被英王爱德华三世处以绞刑,而担任热那亚雇佣军指挥的Barbavera则是在隔天早上逃离这片海域。英军仅伤亡四千余人。英军首战告捷,夺取了制海权,为尔后渡海大举进犯法国创造了条件。
在这次的战役中,法国海军舰队几乎被毁灭。根据当时英国史学家的说法,英军只花了极少的代价便得到胜利,并歼灭两万人左右的法军,不过此数据正确的可能性相当低。战役结束之后,英国舰队停止行动数天,显示其可能也受到相当程度的损失。这次战役的战略意义在于i,强大的英军从此不但以绝对优势控制了英吉利海峡,而且在大陆上有一个稳固的据点。
英法百年战争中的插曲:苏格兰第二次独立失败内维尔十字战是中世纪时英格兰王国与苏格兰王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具体发生在1346年10月17日,地点在英格兰北部杜汉附近的内维尔十字。战役结果是英格兰王国地方军队以少胜多,战胜了苏格兰王国由国王亲自领兵的大部队。这一骄人战绩在之后数百年内仍为英格兰人引以为豪。
英格兰与法兰西之间的百年战争拉开帷幕。1341年,长期受法国国王腓力六世庇护的苏格兰年青国王大卫二世从法国返回苏格兰,亲自领导在苏格兰地区已经进行了近十年的对英战争(第二次独立战争),从北方威胁英格兰。1346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亲率大军跨海进攻法国,9月起对加莱进行围城。腓力六世急请大卫二世出兵入侵英格兰,希望能迫使爱德华三世分兵回救本土。腓力六世教说英格兰北方当时已是“毫无防卫的真空地带”,苏格兰军队可以任意作为。大卫面对着与法国长期的老同盟关系,决定出兵侵略英格兰。
准备
1346年10月7日,大卫二世率领约12000名士兵,跨越国境进入英格兰。但是苏格兰军队没有善加利用其突然袭击的优势,一路上行进过慢,在卡莱尔等地收取当地的保护费,用了整整九天时间才于10月16日到达初始目标杜汉附近。而于此同时,英格兰北方却在积极组织力量迎战苏格兰军队。英格兰方的总指挥是约克大主教威廉·佐奇(William Zouche)。但是由于英格兰主力部队正在欧洲大陆对加莱围攻,本土能召集起来的军队很少。佐奇开赴战场附近时手下只有3000至4000人,而另外3000人正在赶赴战场,最终没有赶上战役。10月16日,杜汉许诺向苏格兰军队支付巨额保护费一千英镑,但是要到10月18日才能与付。苏格兰军队同意建议后,当晚在周围驻扎。
交战经过
直到10月17日战役当天的早晨,苏格兰军队才偶然发现附近有英格兰军队的存在。闻讯后的大卫二世下令将军队行进到杜汉以西2公里的小高地内维尔十字,准备迎战。但是两军列队后,却发现战场中间有很多的障碍物,不利于进攻时的整体推进。于是两方面全部采取守势,都不愿意主动出击。英格兰军队深知拖延的时间越久,援军到达的可能性越大,对苏格兰军队也越不利。英格兰军队用著名的长弓手不停骚扰苏格兰军,最终苏格兰军队决定出击。但是战场地形确实不利于推进,英格兰军队很容易就防守住苏格兰军的进攻,并造成大量伤亡。苏格兰两位摄政大臣之一的罗伯特·斯图亚特在此期间离开了战场,有临阵脱逃之嫌。战事到了下午,苏格兰军队伤亡惨重,国王大卫二世的部队也不得不撤退。大卫二世本人的撤退却并不顺利,据说在被英格兰士兵发现后,经过一番顽强抵抗,面部中两箭,最终被俘虏。
后事
苏格兰方面有多位重要贵族在此次战役中丧生,其中包括另外一位摄政大臣第三代莫瑞伯爵约翰·兰多夫(John Randolph)。加之国王被俘,逃回苏格兰的罗伯特·斯图亚特成为唯一摄政大臣,掌握之后政权。数十年后,他继承苏格兰王位,开创了斯图亚特王朝。大卫二世被俘后被送到加莱让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召见,以彰权威。此后他被英格兰囚禁11年,直到1357年两国和议才以支付高额赎金的许诺被放回苏格兰。内维尔十字之战是英格兰历史上引以为豪的战例之一。两百多年后,在大师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亨利五世中还特意提到英格兰在主力军队远征的情况下仍然抓获敌国国王的成绩。
英法百年战争中的普瓦捷会战:法国国王被俘虏起因
1356年,英国王之子爱德华(黑太子)的一次远征,行程纵贯法国,从海峡一直打到地中海才转身,身后留下一片瓦砾场和哭天抢地的孤儿寡妇。法王约翰二世固守城池,不敢迎战,甚至在敌人到来之前主动破坏。但到了次年,爱土匪带着抢来的大包小裹准备回“山”的时候,约翰二世最终还是顶不住国人求战的压力,被迫率军来追。9月19日,双方在普瓦捷交上了手。
开战
爱德华的兵力在6-8千。面对3倍的法军,他根据“照过去方针办”的原则,排出了与在克雷西完全相同的阵势。法国人总结了克雷西的教训,认为战马在乱箭中易被大量杀伤而造成骑兵失能,而骑士们穿着厚重的板甲则能够大大降低伤亡。于是,他们师夷制夷,效法英国人让大部分骑兵下马,编为三队,跟随最前面的少量马队一道腿着冲击。但他们仍是邯郸学步不得要领,英国骑兵下马为的是加强步兵的防御,而法国人却让他们去呼哧带喘地穿着重甲徒步进攻;更何况,英国人的胜利主要并不是靠骑兵下马,而是长弓在发威。
结果
这次,由爱德华率领的第一波徒步骑兵总算冲到了英军阵前,但他们径直冲向长矛阵,而部署在两翼的长弓手却给他们造成了重大的杀伤,将他们打退。第二线不战而退,约翰二世亲统三线上场。肉搏战打得很惨烈,最后,爱德华下令弓箭手也加入格斗,并派出预备队迂回到敌人的侧背。法军溃散,损失两千多人。约翰二世本人也当了俘虏,被迫签订加来条约割让阿基坦等地,并交了50万英镑赎身,在付清前留下儿子做人质。不料那孩子却跑了。约翰二世委实无愧于“好人”的称号,他主动回去向英国人自首,接着做俘虏,直到四年后去世,以自己的行动教育儿子:做人要厚道。
英法百年战争的布勒丁尼条约:法国割让大片领土起因
1356年,黑太子爱德华登陆波尔多,一路所向披靡,并在9月在普瓦提埃大败法军,活捉法王约翰二世、王子腓力以及大批法国贵族,法国精锐损失殆尽。
内容
1英王放弃法王继承权。
2法王将大片领土让与英国。
3英国允许法国以大量赎金赎回约翰二世。
经过
1356年9 月,普瓦提埃之战,法军大败,法王约翰二世(1350~1364在位)及众臣被俘,英借此向法国索取巨额赎金。1360年法国王子查理被迫签订屈辱的《布勒塔尼和约》,把加来及法国西南部大片领土割让给英国。《布勒塔尼和约》即在1360年生效。
英法百年战争中的阿金库尔战役:法国被英国吞并阿金库尔战役发生于1415年的10月25日,是英法百年战争中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亨利五世的率领下,英军以由步兵弓箭手为主力的军队于此击溃了法国由大批贵族组成的精锐部队,为随后在1419年收服了整个诺曼底奠定基础。这场战役成为了英国长弓手最辉煌的胜利之一,也对后世战争的依靠火力范围杀伤对手密集阵形这种战术留下了深刻影响。
在长时间的等待后,英国人开始推进。当时双方的距离大约是1000码,分隔两军的是一片麦田。连日的秋雨使泥土变得松软且包含水份,踩上去就是一个浅浅的水坑,身穿盔甲的人尤其觉得难走。英军不得不异常小心、缓慢的前进,维持着良好的秩序,并且不时停下来喘喘气,他们推进到距离敌人250-300码的地方,差不多是长弓的有效射程,于是他们停下来,弓箭手将事先准备的尖木桩插入地面,在阵地前面排出一道密密的栅栏。
想象你是当时这些长弓手里的一个:几天来只能在荒地里过夜,像野狗一样惶惶奔命,用捡来的坚果和野草莓果腹,喝的是地上混浊的泥水。现在你既冷又饿,站着都是一种痛苦,绝望和泥泞就像一件沉重的外衣使你无法思考,宁可在眼前的战斗中死去。看看旁边骑着马的那些老爷们,他们即便战败被俘,也可以得到符合阶级的礼待,缴纳一笔赎金后便能大大方方的离去;而出身平民的自己一钱不值,被俘后会被斩去手指,废掉赖以吃饭的唯一本钱。既然如此,好老爷们,穿着漂亮的盔甲冲过来吧,用大剑把我们野草一样砍倒。我们无所畏惧,绝望已经将我们彻底武装,在像野狗一样死去之前,我们要用贱民的方式好好挣扎一番。
法国人行动了,前面的少数十字弓兵射击完后,纷纷后退躲避英国人的弓箭,两翼的骑兵早已等得不耐烦,空群杀出,第一波冲击开始。根据计划,左翼的1600名骑兵和右翼的800名骑兵应该保持队形,从两翼夹击英军阵地。实际上英国人的两翼都有树林,夹击是无法实现的。那么他们应该绕过整个战场,从后方突击英军,或者干脆打击他们的营地?但是这些骑士们没有,从一开始他们就把所谓作战计划抛到脑后!Mont-joie Saint Denis, Vive le Roi!两翼的骑兵争先恐后向正面的敌人杀去,在刚犁过的坑坑洼洼的麦地上冲锋,跑到对方阵地前才发现有排木桩挡住去路。实际上,由于地表太松软,有些木桩已经沉了下去。右翼副指挥官威廉爵士下令跳过这道篱笆,很不幸的,他自己的坐骑刚好撞上一根没下沉的木桩,于是从马鞍上直直的飞出去,一头扎在泥地里,在恢复知觉前就被英国人干掉了。剩下的骑士看到指挥官战死,一窝蜂掉头走了,右翼的冲锋就这么虎头蛇尾结束,左翼的情形也大同小异。
第一波的骑兵退下,严格说来他们并不是撤退,而是毫无秩序的乱跑,有些人撞进战场两侧的树林,这还算好;更多的干脆掉头跑进后面正在前进的主力部队阵列中,“这些胆小的伦巴底和加斯科涅乡巴佬!”里奇蒙伯爵的掌旗官在事后忿忿回忆,“他们的乱来搞砸了整场战斗。”姑且不说地域偏见,他对事态的分析是正确的,今天的史学家也同意这种观点,即第一波骑士的冲锋是输掉整场战斗的关键。他们现在无法控制受伤受惊的坐骑,在自己人的队伍中乱冲乱撞,混乱就像波浪一样产生了,由于法国人的阵形异常密集,使这种波浪的传递更加有效。
现在法国的步兵大军在忙乱中继续前进,他们躲避着炮弹一样撞来的骑兵,一边相互推搡。脚下的泥地经过昨晚霜冻稍有硬化,但已经被骑兵的数千个马蹄反复践踏,踩成一个大泥塘,现在又有近万名重装步兵在上面隆隆开过,不时有人滑脚跌倒。英国的长弓手继续增加这种混乱,他们背后是冬日晕阳,毫无困难的把箭雨泼向适合的距离。法国骑士们虽然身披重甲,却不得不低下头走路,担心长箭从面罩的缝隙中透过。当距离接近到50码时,英国不再朝天拦阻射击,而是直瞄直射,径直射进盔甲的缝隙里,受伤的骑士倒地不起,后面的人纷纷被绊倒,就在这种不断的挣扎中法国人已经用尽体力。
英法百年战争中英格兰长弓手:英军最精锐的部队英格兰长弓兵脸耳用布包紧,肩披锁链,手腕用皮绳和皮革块保护,手指关节处有保护皮套,腰带上挂有短剑和皮囊。他们穿著各式护甲,有的只是一件普通的夹层紧身衣。在1279年的英格兰,要成为长弓手的要求是身高1.75米以上,有较强的臂力。长弓的箭也是特制的,箭头铁铸,可以轻易贯穿骑兵的胸甲。射箭时射手朝天开弓,让箭自由落下。因为正面多有盾牌防护,从天而降的箭雨不易躲过,且箭在自由下落中提高了速度。箭保存在箭壶中,每壶通常是12枝。长弓的射程超过300米。在火器还未盛行的中世纪,这无疑是一种可怕的远射程杀伤兵器。
1332年,一小股英格兰军队入侵了苏格兰,在杜普林山上取防御态势。全部由重步兵组成的苏格兰军队向山上推进,主力集中在中间,两侧各有一个小方阵。英格兰人明智地让骑兵下马,转而对付重步兵,并将他们众多的长弓兵分散在骑兵的侧翼。苏格兰人未能重视英军弓箭兵的作用,其中央集团向静止的下马骑兵发起了冲击,未能获得绝对优势的效果。正当双方徒步士兵们相互厮杀之时,英格兰的弓箭手们运动到前面,从左右两侧快速地向苏格兰两个翼侧小方阵发射弓箭,迫使它们退回,与中央集团主力挤在一起。
由于前面的士兵不能向前挪动,而同时两翼的部队赶在对方箭雨到来之前向内退缩,当时的场景正如中世纪一位历史学家所描绘的那样:苏格兰的军队“由于过于拥挤而互相践踏至死,其因挤压至死的人数多于被箭射死的人数。”苏格兰军队同时受到了三方面的攻击,所处的态势类似于当年罗马军队在坎尼战争中的处境,而且“那令人惊叹的场面是以往所见到过的战役战斗中所未曾真正看到或听说过的,尸体堆起的高度甚至高于长矛的长度。”当苏格兰军队最后开始撤退时,许多英格兰的骑兵们则上马追击,又给苏格兰人造成了更多的伤亡。相反,英格兰人的伤亡甚微,苏格兰人根本就没有伤着他们的弓箭手。
第二年,在哈利敦西尔,苏格兰又去攻击英格兰人的队形。聪慧且精力旺盛的年轻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在一个险峻的山上占领阵地,采用新的战术,即让骑兵下马作战,将弓箭兵分散部署在下马骑兵的两侧及队形间隙。当苏格兰军队向前推进时,弓箭手从山上往下射击,长弓兵在没有重骑兵协助的情况下转向攻击重步兵,来到停止不前的长矛兵跟前。苏格兰军队不久就后撤了,而将会战的胜利留给了爱德华三世。这位当时只有20岁的国王从此便开始了他几乎不败的军事生涯。
英法百年战争中的特鲁瓦条约:法国被分割成三块特鲁瓦条约是迫使法国国王查理六世被承认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为其继承人及摄政,并将卢瓦尔河以北地划归英格兰。法国在1415年的阿金库尔战役中战败,巴伐利亚的伊萨博签下于1420年与英格兰签订该条约。
法国国王查理六世在在位期间饱受精神错乱影响。
1415年亨利五世入侵法国,并在阿金库尔击败了法军。
1418年,其政治和经济利益主张与英国有所协议的勃艮第公爵无畏的约翰占领了巴黎。
勃艮第公国(法语:Bourgogne)由理查德伯爵于9世纪建立,包括法国中部和东部一些地区。在腓力二世(大胆者)当政时期(1363年—1404年),勃艮第公国的军事和政治势力有所扩展,亦获得了佛兰德、阿图瓦、弗朗什孔泰(又称勃艮第伯国)以及其他地区;在腓力三世(好人)当政时期(1419年—1467年),又获得了布洛涅伯爵领地、卢森堡以及尼德兰的一部分和皮卡第。勃艮第公国在查理公爵(大胆者)统治之下(1467年—1477年),势力达到顶峰,并与法国争雄。然而,1477年查理公爵在南锡战役中被瑞士击败,公国逐渐被法国和哈布斯堡王朝瓜分。当今法国布洛涅行政区大部分地区旧为勃艮第公国属地。
而当时的公爵是第二代,菲利普公爵逝世后,他的儿子无畏的约翰,也就是John the Fearless即位,法国与勃艮第的关系一下恶化了。他企图使勃艮第变成一个完全独立的公国,并致力于加强对尼德兰的控制。1408年,无畏的约翰率勃艮第军队镇压列日市民起义。他与奥尔良公爵路易一世进行残酷的夺权斗争(所谓勃艮第派与阿马尼亚克派的斗争),以争夺患精神病的法王查理六世的摄政权。1407年,无畏的约翰派人刺杀了路易,此后他成为法国的摄政(至1413年)。 无畏的约翰曾支持1413年西蒙·卡博希领导的巴黎市民起义,企图利用这一运动打击奥尔良派;但在宫廷作出镇压的决定后,他就出卖了他的盟友。为达个人目的,无畏的约翰在百年战争中支持英国人。从1417年开始,他与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结盟,对后者控制英吉利海峡起到很大作用。勃艮第王朝总共有四个公爵,约翰是其中最狡猾又最有军事天份的,他乘法国国力衰败,时常偷袭巴黎近郊,1418年在巴黎,大批阿马尼亚克派成员被杀。但出于对亨利五世的威力的担忧,他又转变结盟对象企图靠近法国宫廷。然而他的大胆放肆给他招来祸患。1419年他在蒙特罗与王太子查理(以后的查理七世)在一座桥上会晤时被阿马尼亚克派刺杀,倒在王子脚下。
1419年,他在蒙特罗的一道桥上被他的对手阿马尼亚克所谋杀。约翰的儿子菲利普三世跟英国组成联盟,并在条约上与英国国王谈判。
根据条约规定,法国成为英法联合王国的其中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为法国摄政王,并拥有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的权利。将法国领土分为由英王、勃艮第公爵,以及查理六世的太子控制的三部份。英国统治著以巴黎为中心的法国北部,查理六世的太子则控制着法国南方,导致了法国领土上出现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英法百年战争中的奥尔良战役:贞德率军收复重镇奥尔良战役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的著名战役。在圣女贞德的领导下,被困多年的法兰西南部重镇奥尔良得以解围,从而为法国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428年10月,英军开始围攻奥尔良城。贞德再也不能平静下去了。她于第二年一月再度来到沃古勒尔城,求见城防司令波德黎库尔。司令官还是无法理解这位爱国少女之心,再次拒绝了她。几天之后,贞德再一次来到波德黎库尔面前,郑重表示希望尽快赶到希农,谒见太子,并陈述救国大计。此时,波德黎库尔也动开了脑筋,首先,他从未遇见过象贞德这样坚决要求报国的热血青年;其次,贞德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果贞德果然能够成气候,无疑司令官本人也有推荐之功劳。所以,他一面派人向太子报告此事,一面传令贞德静候旨意。 期望已久的回音终于盼到了,太子欢迎贞德前往。1429年2月22日,贞德一行七人,踏上了去希农的征途。 从沃古勒尔到希农,一共有十二天的路程。一路上,贞德向陪同她的官兵学习了许多有关战争的知识,对于军队的编制以及如何制定作战计划等具体问题,也都仔细地作了探讨。 当时,法国朝廷的官员们对贞德的到来持两种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认为,应当充分利用贞德对国家和民族的热忱,用以提高法军的士气;另一部分人则极力反对,认为去求救于一个农家少女,以解国家之危,实在不成体统。 法国王太子当时处境也非常困难,因为时值奥尔良城万分危急之际,一旦失守,法兰西的前途将不堪设想。他已经作好了逃亡国外的准备,因此,现在来自任何方面的援助都是迫切需要的,所以,贞德的到来,使他如鱼得水,深感及时。英法百年战争的影响:改变了中世纪的战斗方式
百年战争从中世纪中叶延续到十五世纪,其结束之年也被认为是中世纪结束的标志之一。在战争过程中,双方武器装备和战术思想都经历了缓慢而深刻的转变,战争的过程也促使交战双方的战争体制调整。
14世纪战争开始时,双方主要采取中世纪西欧化的贵族兵源制,由各领主募集部队。而作为远征的英国一方,由于这种传统兵役制限制了领主们对国王的效忠义务时间,在战争中开始采取更多的来自下层国民的雇佣兵以及相对应的长弓兵战术。对法国来说,持续而大规模的战争逼迫统治阶层集结权力应付外敌,促使王室更重视自身的权力而不是希望分配给下面的领主,因此当战争最终结束后,交战双方均先后走上了中央集权的道路。
在战争中英国的数次胜利,也被认为严重挑战和打破了贵族骑兵在西欧占军事垄断地位的特点,自此之后,虽然在胜利国法国仍然保留了大量的重骑兵传统,但步兵能够战胜骑兵的意识已经被全面普及,影响和促进了此后于15-16世纪步兵地位的进一步重大转变。在初期的大规模会战中,法国人坚持使用重骑兵正面冲击,而到15世纪的阿金库尔战役中,他们也部分接受了对手的思想开始令骑兵下马徒步战斗,可说明对骑兵和步兵地位在战争中经历的微妙变化。百年战争中,代表着骑士贵族的法国军队在大规模会战中屡屡失败,最后由出身平民的圣女贞德鼓舞起士气才取得最终胜利,也就标识着贵族骑士风范的退却和民族战争意识的兴起。
双方的武器装备也经历了改良和演化。14世纪开战时,当时最好的盔甲仍然为锁链甲,这和之前数个世纪相比并没有本质上的进化和改善,而15世纪战争中后期时,新形态的板甲已经成为了贵族骑士们的普遍装备。这种新装备相对前者,事实上最显著的价值即是针对射击和刺杀为主的防御能力改良,因此也可以认为是英国大规模应用的长弓战术所带来的必然后果。在连续不断的围攻战中,双方也重视攻城武器的设计和应用,在后期,法军开始大规模使用火药及火炮作为武器而取得胜利,并在这些新型武器上具有科技领先地位,即由此促使了新形态的战争方式。
百年战争,不论对英国或法国人民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当时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时代,在战争和疫病的双重打击下,英法两国的经济大受创伤,民不聊生。西方历史学家指出:“百年战争是一场持续百年的屠杀游戏。当两国的皇族及贵族为了自己所夺得的利益而庆祝的时候,那些痛失家园及亲人的无辜平民却只能在无声地痛哭。战争打了一百年,人民也哭了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