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

时间:2023-09-23 06:38:22编辑:奇闻君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失败原因在于刘禅的昏庸?

首先在刘备活着时,诸葛亮百战百胜,打下了偌大的蜀国,使刘备免于逃亡之苦。可在刘禅登基后,诸葛亮就很少有像样的胜仗,前后判若两人,这也是有人认为周瑜比诸葛亮有军事才华的原因。本来诸葛亮的威望就很高,如果北伐成功,那刘禅就更没心情吃喝玩乐了。大家想想南宋皇帝赵构为何杀岳飞,其根本原因在于他想北伐迎回钦、徽二帝,这严重威胁赵构的皇权。因为他是皇帝,所以大家都忽视了他其实是比秦桧更大的汉奸。诸葛亮被徐庶推荐给刘备后,他必须得先熟悉军队,知已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其次得顾及朋友的面子,不能刚去就出风头,等到徐庶被迫离开后,他才真正接手指挥战斗。赤壁之战是周瑜和诸葛亮的成名战,真乃英雄所见略同。诸葛亮五次北伐中有两次最有可能成功。首先要知道决定战争胜负的三大因素:

天时

第一次北伐的时间是在公元227年,由于公元226年曹丕死曹睿继位(曹操早死了),魏国处于混乱。“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出自《三国志》,用声东击西之计,收复了三郡。然后同年孙权北伐,与诸葛亮几乎同时,由此可见这个时机把握的很好。当时赵云还在,南方孟获又归顺蜀国,诸葛亮没有内忧和刘禅干扰,也是最有希望的一次。

地利

蜀国地势险要,不需要太多兵力驻守,可以抽出多余兵力用于进攻。其实魏国自“赤壁之战”后就已经退出争霸舞台了,后期多数处于防守方。

魏国:总兵力在65万左右,西线雍凉为10万,南线荆豫10万,东线徐扬10万,中部洛阳15万(其中10万是机动兵力,用于防备诸葛亮北伐),北线20万人,防备游牧民族(让他们变得很乖)。

蜀国:总兵力在15万左右,北线汉中7万,东线永安3万,成都各据点5万。(刘禅投降时,成都最低有1万兵力,作为守城方,应付邓艾小菜一碟)

吴国:总兵力在25万左右,主要部署在长江沿线据点。20万防备魏国,5万防备蜀国。

也就是说魏蜀两国交战兵力对比是20万对11万。“亮又率众十余万出斜谷”出自《晋书.宣帝本纪》三国时期,蜀国边上南蛮,东吴边上山越,魏国边上乌丸匈奴都只有挨揍的份,可见汉民族的战力要强于少数民族,为何从隋唐开始战力急剧下降呢?我的帖子《儒家才是秦朝灭亡真凶,并支持刘邦战胜项羽》中有详细介绍。

人和

就因为马谡自作聪明,被魏国右将军张郃于街亭大败(此时司马懿还在荆州讨伐孙权),因失去“人和”第一次北伐失败。为了防止以后再出现不听将令的现象,斩杀马谡以正军纪。这次北伐也把刘禅吓尿了,他开始采取报复行动。

第二次北伐228年12月出散关攻陈仓,20余日未下粮尽退兵。因李严撒谎,筹集粮草不当,造成军队缺粮而导致北伐失败,被废为庶人,这是个关键人物。李严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也就是说他只听命于刘禅。按理说他的罪行是要斩首示众的,可是为何只罢免其官职,一定有个大人物再保他,谁比诸葛亮官职大,答案呼之欲出。

第三次北伐229年春,进攻占领阴平、武都两郡而归。两军主力没有交战,不然还得断粮。

第四次北伐231年2月“亮复出祁山,粮尽退军时,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张郃曰:“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今亮县军食少,亦行去矣。”(看出蜀军弱点的是五子良将张郃)司马懿不从,故寻亮。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司马懿病之,诸将咸请战。司马懿到了现场后发现诸葛亮的军威,吓破胆了,才知道张郃说的对,魏国军队在质量上相差蜀军很多,只能开始装病不战。 司马懿后来按耐不住手下的调笑就跟诸葛亮对战了,结果被大败。“五月辛巳,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於南围,亮使魏延赴拒,大破之,司马懿退回营防守。” 当诸葛亮粮尽退军时,司马懿又派张郃去追击,结果中了埋伏,可怜的张郃大好性命就这样被他害死了。

第五次北伐234年经斜谷出五丈原,也是最可能成功的一次,可惜因诸葛亮病死而退军。这次诸葛亮为了防止有人断他粮草(对亮有知遇之恩的刘备后代,他不忍心正面冲突),提前用了三年时间在斜谷囤积粮草,并且在战场附近屯田(一般屯田都是在安全的腹地),就这样司马懿都不敢来骚扰,可见他害怕诸葛亮到何种程度,才有了后来三国演义中的故事《空城计》。诸葛亮为什么一直坚持北伐?诸葛亮北伐的原因?

蜀汉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最终以诸葛亮病死军中而宣告失败。那为何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三国蜀后主刘惮即位后,诸葛亮蜀国主政,屡次兴兵北伐,但劳而无功,心力交瘁,最终身陨征途,常使人慨叹不己!其时,蜀地, 国小力弱,易守难攻。为何以诸葛经天纬地之大才,竟不顾现实,以短击长,不自量力,坚持北伐?后世史学众说纷云。

首先,三国鼎立之所以能够形成,蜀汉之所以能够割据益州,和当时中原战乱之后,人口流失有很大关系。当时的大臣上奏时说,我们魏国的人口加起来,才相当于汉朝一个郡的人口。这虽然是夸张,但说明中原的经济、社会被破坏的很厉害。同时,益州、荆州、扬州,因为刘璋、刘表、孙策的缘故,相对来说,免于动乱。甚至,从北方来的流民,使得当地可以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孙策这边,张昭自己就是北方来的的。刘璋那里,他之所以可以坐稳益州,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荆州流民组成的东州兵。一旦北方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和平,经济逐步恢复,整个南方联合起来,也没有办法抗衡北方。这种状况,隋代还是这样,唐以后才逐渐改变。简单说,对于孙刘来说,南方能够割据,只是暂时的。

诸葛亮是有远见的政治家,他知道,益州这个小小地方,再怎么发展也到头了。但中原一旦恢复起来,统一南方只是时间问题。就像打星际,你只有一个基地,但有好几个农民在采矿,别人有十个分基地了,但每个基地只有一个农民在采矿。那你怎么办?赶快暴兵出去打,争取拿下别人一个分基地先。不然别人出多农民采了矿,开始暴兵了,你就完了。这是蜀汉“王业不偏安”的大背景。重复一下,中原的丧乱决定了南方割据的可能,中原一旦恢复完成,南方绝无割据的可能。

除此之外,历代都有人说,诸葛亮北伐的另一个考量,就是争取引起中原新的动乱,阻挠或者拖延北方经济恢复的过程。应该说,这是对的,这是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隆中对中他自己说,“天下有变”,再出去打,天下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就只能想办法创造变化。但更加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诸葛亮带着四川小小一个地方的人出去打,就有可能造成中原动乱呢?诸葛亮的宝到底压在什么上面?大致,这和曹魏的兵制有关。曹魏的时候,因为人口大量流失,士兵很容易逃走,就想出了一个很发指的制度,当兵的人世世代代当兵,做二等公民。大体平时要种地,打仗的时候发配边疆,老婆孩子做人质,万一自己死了,老婆要马上改嫁,快点跟其他士兵生小孩。比如刘备进攻汉中的时候,那时候曹操就要从很远的地方发兵,那里当兵的就不高兴了,就会起事端。简单说,曹魏的兵制,使得曹魏在特殊时期有了可靠的兵源,但也决定了发兵的成本远远高于蜀汉。虽然蜀道很艰难,但是曹魏从全国集中兵家到关中去打仗,更加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

最后,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刘备大致是以北方的武人集团和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集团进入益州,和当地人乃至先到益州的流民,互相依存,也存在着很多矛盾。一开始,关羽丢了荆州,刘备想夺回荆州,那时候刘备的思路是,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集团统治益州,以李严为代表的益州集团统治荆州。这样呢,以荆州的政治经济利益,满足益州集团,也以益州之重,交给荆州集团。这样,长江上游和中游互相依托和牵制。所以刘备一定要取荆州,益州集团,比如黄权,也大力支持。但刘备没能夺回荆州。这样产生的问题很大。对于益州集团而言,与其供一个土皇帝,还不如做大魏的一个州划算。事实上,很多益州本地的士人,已经接受了曹魏代汉的合法性。所以诸葛亮的政策,必须坚持汉朝的正统,坚持北伐,也通过北伐,打压反对北伐的地方集团,给支持北伐的本土士人以机会(比如重要李严的儿子李丰),选拔新的人才。同时,整个蜀汉,因为对益州集团的打压,缺乏人才始终是北伐的掣肘,锻炼、培养、争取人才,也逐渐成为北伐的另一个目的。

综上,诸葛亮北伐,主要是为了迫使魏国在离开边境很远的征发兵户,消耗国力的同时,引起潜在的社会动乱,从而减缓北方经济恢复的速度。一旦出现机会的话,进入关中,逐鹿中原。如果没有机会的话,以保存国力、兵力,巩固对蜀汉的控制。所以诸葛亮北伐,大体以稳妥为主,能够赚魏国一支军,一员将,那就很好了——这点诸葛亮做得很好。

历史上诸葛亮北伐的真实目标:清除内部异己李严

今日兴趣所致翻了翻三国方面的资料,发现诸葛亮一系列奇怪的北伐虽然没有为蜀国夺取到什么东西,但在清除内部异己方面倒是挺成功,甚至不仅仅在蜀国这一块成功。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诸葛家族。这是当时最著名的世家大族,在魏蜀吴三国均一度拥有很大的势力。

在蜀国,其成员任托孤大臣之首,益州牧(看看蜀国的地盘,就知道这个职务的奥妙);在吴国,其成员任托孤大臣之首,荆州牧兼扬州牧(看看吴国的地盘,就知道这个职务的奥妙);在魏国的差一些,其成员任征东大将军,高平侯,邑三千五百户,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显而易见,诸葛家族是通吃三国,无论三国中哪个统一中国,诸葛家族都是胜利者。这就注定了对于诸葛家族来说,三国谁胜谁负不重要,清除在三国各政权中的异己,提高家族成员在三国各政权中的地位才重要。在蜀国,对诸葛家族牵制最大的,就是另一个托孤大臣——李严。

李严是蜀汉集团东州派的代表人物,公元223(章武三年),刘备病重,李严与诸葛亮一道受遗诏辅佐少主刘禅;以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留下镇守永安,不易清除。而由于李严在益州东部有很深的势力,如果在当地清除,即使成功,也难以确保不会引发益州内战。于是北伐应运而生。公元226年,诸葛亮驻汉中。以即将北伐为由,要调李严率军镇守汉中。李严也不是傻子,一旦离开自己的地盘,到时能不能回永安就两说了,当然不肯服从。一来二去之后,诸葛亮也只能任由李严不来,也要先把北伐的火点起来了。公元228年,北伐正式开始。其详细过程不必累述,总之就是捅了一下马蜂窝然后被蛰了一下就跑路,魏蜀双方都没有太大的伤亡,但魏国也开始重视魏蜀这一线的战场了。但魏国似乎有些懦弱,被蜀国打了,也没打算第二年找回场子去报复。

公元229年,北伐又来了。其详细过程也不必累述,总之就是捅了一下马蜂窝然后还没被蛰了一下就跑路,魏蜀双方的伤亡更少。但这一次,终于成功激怒了魏国。一年来一次,你不烦我还烦。魏国托孤大臣曹真不愿坐等诸葛亮明年再来一次北伐,坚持要报复,要派大军攻蜀,于是就攻蜀了。公元230年,曹真亲率大军进攻蜀国。诸葛亮以抵御魏军大举进攻为由,时隔四年再次要调李严率军镇守汉中,李严就不得不来了。这下李严离开自己的地盘,搓扁搓圆就由诸葛亮说了算。公元231年,也就是李严率军镇守汉中的第二年,诸葛亮又来场北伐。当然了,这一次虽然没有消灭魏国的关中,但终于成功消灭了李严这只离山的老虎,清除了内部最大的异己,算是北伐的圆满成功。

随着李严的完蛋,诸葛亮终于不再需要每年进行魏蜀双方都没有太大伤亡的北伐。于是,连北伐的幌子也懒得举了。本来公元228—231这四年,蜀军每年没事就北伐。等到李严完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232年,他人以为诸葛亮会习惯性进行下一次北伐,但发现诸葛亮显然已经把每年没事就北伐的惯例忘掉了。直到公元234年吴国孙权北伐,诸葛亮才重拾北伐,为提高家族成员在吴国政权中的地位出一把力。

诸葛亮北伐的战略误判:无法取得大胜就是失败

单以用兵指挥、计谋等来说,诸葛亮是很高明的,太和二年出散关攻陈仓不果,退兵时用计斩魏将王双;太和四年故技重施,退兵时伏兵射杀魏“良将”张颌;司马懿与蜀军交手,也被打得大败,蜀军“获甲首三千”。但之所以局部虽获得若干胜利,全局仍毫无起色,原因即出在诸葛亮不顾时机,坚持北伐,这一短视行为上。

荆州失守及后来刘备为夺回荆州而发动的蜀吴之间的战争,以刘备一方的失败而告终。刘备在长期军阀混战中所建立的军事实力遭到致命的打击,许多将领如关羽、糜芳、傅士仁、黄忠、黄权、潘浚,冯习、张南、吴班等或死或降,士卒物资等的损失更为严重,史称蜀军“舟船器械,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有人认为荆州之失在用人不当,不过假设刘备用人得当,能在兵力分散的情况下保持荆州吗?退一步说,即使能保持荆州,能避免与东吴之间的战争吗?而一旦蜀吴之间为荆州而爆发战争,孰胜孰败,对刘备一方来说,损失都是无法避免的。如果蜀方不能大胜,这场战争的长期化也是可以预见得到的。正如赵云所说:“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三国志赵云传》注引《赵云别传》)。希望在保有荆州的同时,联合孙权分途出击,等于让孙权替刘备打天下,这个如意算盘打得太响了。

彝陵战役之后,诸葛亮在一段时间内采取与吴联盟,稳定后方及内部的策略,使蜀汉得到喘息的机会。经济上有恢复及发展,南征平定孟获等后,后方也获得安定。但此后的北伐,是蜀汉战略上的又一大失误,并因此直接导致了蜀汉的败亡。“北伐中原”,争夺天下,是蜀汉的一贯战略。这一战略本身无所谓错,但是诸葛亮对敌我双方的实力以及军事上实现这一战略的可能性缺乏正确的估计,又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己方的策略,从而陷入军事上的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之中,导致失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陈寿论诸葛亮所谓“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的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蜀将魏延曾有分兵出子午道的计划,诸葛亮以此计划“悬危”,而未予采纳。有人据此认为这是诸葛亮缺乏“应变将”的表现。不过,现代史论者大都同意诸葛亮的处置。因为,子午道道路险峻,对大军作战,行动、后勤运输,均十分不便。如遭遇对方据险反击,后果严重。即使魏延能出子午道占领长安,在魏军反攻之下,以五千兵力能坚持多久呢?而一旦战事不利,诸葛亮的主力(出斜谷)无法予以任何帮助,魏延军将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蜀汉军力有限,诸葛亮不肯拿蜀军有限的实力作毫无把握的冒险,这是正确的。事实上,单以用兵指挥、计谋等来说,诸葛亮是很高明的,太和二年出散关攻陈仓不果,退兵时用计斩魏将王双;太和四年故技重施,退兵时伏兵射杀魏“良将”张颌;司马懿与蜀军交手,也被打得大败,蜀军“获甲首三千”。但之所以局部虽获得若干胜利,全局仍毫无起色,原因即出在诸葛亮不顾时机,坚持北伐,这一短视行为上。

当时魏国无论在国土、人口、经济等各个方面都远在蜀国之上。所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小国胜大国,都是有条件的,比如对方发生大规模内乱,或经济萧条陷入困境,或对方在对外战争中遭受大的失败等等。而当时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曹操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事战略家,早已看出魏蜀吴之间战争的长期性,转而采取加强巩固内部经济,军事上取战略防御的方针(《三国志刘放传》注引《孙资别传》,后面我还会提及此点)。而诸葛亮对此显然缺乏正确的认识,始终拘泥于“北伐中原”,势必陷入军事冒险之中。从军事角度看,蜀占据汉中南郑,而魏占陇西、长安两大要点,双方隔秦岭山脉对峙。无论从哪一方来看,都是攻难守易。当时川陕通道一共四条:嘉陵道、褒斜道、骆谷道、子午道。其中骆谷、子午两道不适合大军行动,无论魏国南征或蜀汉北伐,一般都取道嘉陵或褒斜。褒斜直接联系汉中,交通近捷,但坡度过于险峻。嘉陵道有嘉陵水运之便,谷道较为平坦,沿途州县较多,考虑到军粮转运,行军、宿营等等问题,嘉陵道是最主要的通道。自汉高祖出汉中定三秦,到东汉初刘嘉和延岭战,冯异和李育等战,到汉末曹操自长安攻汉中张鲁,一律取道嘉陵。三国时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历次战斗也都在嘉陵道。诸葛亮北伐,三次出嘉陵道,只有一次出斜谷。姜维伐魏,一次出骆谷。魏伐蜀前后三次,出子午、骆谷、褒斜各两次。南北朝大小战争十多次,几乎全部沿嘉陵江线。隋唐时德宗避乱南郑,出骆谷道,但无川陕间战争。五代战争路线也大都在嘉陵道,出褒斜和子午只分别一次,且并非主力。金、元侵略四川也大抵皆沿嘉陵道,褒斜道只一次。明清川陕交通一般都沿褒斜道,但战事一起,嘉陵道就又出现,如李自成数次自四川取嘉陵道,出阳平关,往关中或甘肃。清初进军四川,也走嘉陵道。综上所述,川陕间战争路线就是这么几条,而主要的线路又集中于嘉陵道。这对于防守一方来说,是很有利的,因为非常容易判断对方的主要进攻方向。事实也是如此。比如,刘备阵斩夏侯渊,夺取汉中后,曹操亲自率大军进攻汉中,刘备“敛众据险”,不与曹操交锋,魏军不得不撤退;诸葛亮数次进攻魏国,司马懿“敛军依险”,诸葛亮也无可奈何;诸葛亮死后,曹爽率大军出骆谷道伐蜀,蜀军屯汉中兴势山待敌,魏军不能胜,反而在退兵时被伏兵邀击,遭受损失。

因此,蜀汉一方的战略进攻,虽然声势咄咄,但究其实际,除了劳民伤财之外,毫无用处。即使再有若干局部胜利,也无补于事。单军粮运输一项,即难以解决。诸葛亮虽然采用“木牛流马”以及选择若干地点建立粮仓等方法,都无法解决“千里馈粮,士有饥色”的问题。最后在渭水屯田,摆出打持久战的架势,也是穷余之策,无效果可言(因为大军远征,用粮主要仍得靠后方运输,“南泥湾”只能解决一小部分)。反观魏国,赤壁之战后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方针,以逸待劳,反复挫败了蜀汉的攻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散骑常侍孙资就提出:“武皇帝(曹操)圣于用兵,察蜀贼栖于山岩,视吴虏窜于江湖,皆扰而避之。不责将士之力,不争一朝之忿,诚所谓见胜而战,知难而退也。.... .夫守战之力,役三倍,但以今日见兵,分命大将据诸险要,......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疲敝”(《三国志刘放传》注引《孙资传》)。后来司马懿、曹真西御诸葛亮,主要即依据这一战略方针。

有人认为诸葛亮的北伐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牵制了魏军长期在长安、陇西一带作防御战,尤其是取武都、阴平后,战争始终在魏国境内,使蜀汉内部得到了安定。其实,蜀汉连年用兵,将诸葛亮在经济上取得的一些成就消耗殆尽。诸葛亮死后,蒋琬等当政,都采取持重的防御战略。魏国的几次进攻,也都被击退。到姜维掌握军权后,又再次实行了诸葛亮的北伐战略,几乎年年出兵。结果造成经济萧条、人民厌战的局面,从而最终崩溃。当时全蜀 “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可是“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三国志后主传》),平均九个人负担一个士兵,七户人负担一名官员。东吴派往蜀汉的使者称:“经其野,民皆菜色” 《三国志薛综传》)。这样的政权,自然无法维持下去。退源祸始,不能不说诸葛亮的北伐战略实在是大错而特错了。

易中天谈诸葛亮北伐失败原因:孔明非将略之才

导读:北伐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最重要的事业,易中天认为,诸葛亮的北伐注定失败原因有三:曹魏非速亡之国,益州非进取之地,诸葛亮非将略之才。

《品三国4》中,易中天将讲述三国鼎立后,一个个走向灭亡直至被西晋统一的过程。其中易中天新解诸葛亮,指出诸葛亮的擅权与曹操并没两样。“汉献帝固然是傀儡,刘阿斗又何尝有权?至于诸葛亮本人,就连职务也和曹操一模一样,都是丞相。”易中天表示,两人的政策都是“虚君实相”,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在易中天看来,同样擅权的诸葛亮和曹操的民间形象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区别,都是文学创作所赐。“在文学创作中,社会不但需要正面典型,也需要反面典型。”易中天说,曹操挡了士族地主阶级的路,只能等着被画成一张大白脸。与此同时,诸葛亮也就演变成了“天使”。

不扶刘禅是为专权于身

“通常的说法很简单,刘禅扶不起来嘛,智商低、能力差。事实上,刘禅并不弱智。”易中天这样认为。

易中天举出一个明显的例子: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立马废除了丞相制度,命蒋琬主管行政,命费袆主管军事,将原本集权于诸葛亮的权力一分为二,让两人相互制衡。蒋琬去世后,刘禅干脆自摄国政。在易中天看来,这都不是弱智的行为。

易中天推测,诸葛亮之所以不还政给刘禅,是想实现自己“虚君实相”的政治理想。

坚持北伐源于“野心”

北伐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最重要的事业,易中天认为,诸葛亮的北伐注定失败原因有三:曹魏非速亡之国,益州非进取之地,诸葛亮非将略之才。

在易中天看来,诸葛亮其实很清楚这些,他之所以坚持北伐,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诸葛亮出山时,曾在《隆中对》中设计将来要北定中原,“尽管荆州丢了,形势变了。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只要他有一丁点机会,都会抓住这个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挥泪斩马谡为平内乱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三国中著名的段子,但在易中天看来,其中疑点重重。

“如果说一个将军打了败仗你就要杀他,你有多少将军可杀?蜀国人才本来就少,这不是让亲者痛、仇者快吗?”易中天表示,蜀国内部很不稳定,荆州集团、东州集团、益州集团三股力量相互抵制。为了平息内乱,诸葛亮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绝不徇情枉法。对于马谡的处理只能是四个字:从重从快。

诸葛亮北伐失败只因错杀马谡?诸葛亮为何杀马谡

公元225年3月,蜀汉丞相诸葛亮决定亲自率军平定南中叛乱之时,此人为诸葛亮送行时候提出平定叛乱要采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战略,诸葛亮接纳此建议,故有后来的“七擒孟获”一段佳话。

诸葛亮南征归来,适逢曹睿即位,魏国派司马懿总督雍、凉兵马,孔明闻之大惊,深恐日后司马懿成蜀中大患,意欲先发制人。此人说:“丞相刚刚平定南方,军马疲惫,只宜存恤,岂可远征?我有一计,可除司马懿。”后来此人巧献反间计,曹睿果然将司马懿削职为民。

然而此人在街亭保卫战中的一次失败,导致被诸葛亮挥泪斩杀,(三国志中记载是死在狱中)。此人就是马谡,一个伟大的军事天才,悲剧的主人公。而诸葛亮在杀掉马谡后,北伐一次次不可避免地以失败而告终。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嫁错郎,或还能改嫁,还有一线生机。入错行,而且还坚持,很可能就是灭顶之灾。马谡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自幼熟知兵法,才气过人的马谡,因为先后被刘备和诸葛亮所误而葬送性命,假如遇到知人善任的曹操,假如他的运气好一些,也许他的结果就会大不一样了。

马谡的悲剧自刘备开始,刘备白帝城托孤,对诸葛亮说:“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史上未载是什么原因让刘备莫名其妙说出这样的一句话来。但书中记载,诸葛亮和马谡亲同父子,难道是刘备惧怕军事才能一流的马谡和诸葛亮联合起来,实力更加强大,从而威胁刘禅的地位?而以后的事实也证明,诸葛亮并没有把刘备的话放在心上,对马谡,他有自己的见解,他对马谡的评价为“匡世奇才”,而且十分敬重他,行军打仗,二人常常促膝常谈,彻夜谋划。

街亭一战,事关重大,直接关系到此次北伐的胜败。深知此战重要性的诸葛亮为什么不派久经沙场的老将魏延、吴懿、赵云等人担当,而不顾众人的反对,“逆天行事”,一意孤行,让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马谡担任大事呢?马谡平常只是作为一个智囊和谋士,虽然从未带兵打仗进行实战,但诸葛亮对马谡的才能太信任了,也想让自己的爱将借此关键一战建功服众,日后好付之重托。所以在马谡请令的时候,诸葛亮没有拒绝,而是向他讲了此战的重要性,再加上马谡又立了军令状,这就更加增加了诸葛亮的放心程度。然而,诸葛亮忽视了一点,那就是他的克星老对手司马懿亲自率二十万大军争夺街亭,别说马谡的两万五千人,就是换了魏延赵云等大将带领全军出战,也不一定是司马父子的对手。后人都笑马谡夸夸其谈,只会纸上谈兵,山上扎寨,犯了兵家大忌,是因为战术错误而导致的失败,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客观的,更是对一位军事天才的侮辱。诸葛亮对困难形势的估计不足才是导致此次失败的关键。倘若真要以成败论英雄,就那么诸葛亮六出祁山,每次都折兵损将,空手而回,最后还在五丈原搭上了性命,你能说诸葛亮没有才能?你能说诸葛亮战术错误?上天注定司马氏当兴,谁也挡不住,别说马谡挡不住,诸葛亮挡不住,就是椰风来了,也挡不住。魏蜀吴注定是为司马炎作嫁衣裳的。

街亭失败,不是诸葛亮用人失误,也不是马谡战术不对,而是因为敌人实在太强大太狡猾,便是听王平的当道扎寨,失败还是必然的,只是失败的过程不一样而已。可怜那马谡运气实在太烂,不仅输掉这关键的一仗,连翻本的机会都没有,而且还立了倒霉的军令状,又不能像在华容道放走曹操的关羽(也立了军令状)一样有个带头大哥罩着,加上诸葛亮北伐失败,回去没法和皇帝交代,只好大义灭亲,挥泪斩了马谡。我相信,诸葛亮那一刻的泪水不是从眼里流出来的,而是从心里流出来的。

此后,诸葛亮一次次发出了“吾遍察诸将,皆无人可授”的悲叹,可见诸葛亮对马谡情有独衷,至死不能释怀。他临终前一定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我当初听蒋琬劝告不杀马谡,如果幼常一直在我身边出谋划策,为我分担,今天的结果还会是这个样子吗?”

诸葛亮北伐的经过:诸葛亮五次北伐的过程

第一次北伐

①子午谷之计

228年春天,蜀军准备好北伐。

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计,据魏略记载:魏延建议由其率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进军至长安。镇守长安的魏国安西将军夏侯楙怯而无谋,“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唾手可得。魏国聚集军队“尚二十许日”,诸葛亮大军可趁机“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便可一举平定长安以西。

但诸葛亮认为此计不安定的因素太多,未必能如此顺利,一旦失利将陷于进退维谷之地,最终诸葛亮选择了“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确立了先攻占陇右作为进攻跳板的战略。

于是诸葛亮派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率一支军马作为疑兵,由箕谷摆出要由斜谷道北攻郿城的形势,以吸引魏军。魏明帝曹睿乃命曹真都督关右诸军,前往抵御赵云。诸葛亮则亲率主力趁势向祁山发起进攻。

②首战告捷

由于魏国事先毫无防备,突闻诸葛亮提兵三十万(实际蜀汉才8万兵马)杀来,导致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无力抵抗,天水、南安太守甚至弃守城向东逃窜,魏国天水守将姜维、梁绪、尹赏、上官雝等投降诸葛亮,雍州刺史郭淮则退往上邽固守待援。顷刻间陇右五郡(陇西、南安、天水、广魏和安定)有三郡投降了诸葛亮,仅有广魏郡和陇西郡拒不投降。陇西郡太守游楚坚决抵抗。曹魏整个朝廷“朝野恐惧”。

③失守街亭

正当诸葛亮率领蜀军一路凯歌高唱,将要兵过渭水,军临长安之际。远在洛阳的魏明帝曹睿急率大军救援,亲自到长安坐镇,派大将军曹真督军至郿县防御赵云,张郃率军五万前往抵抗诸葛亮,曹魏凉州刺史徐邈也遣参军与金城太守率军进攻南安郡。

诸葛亮知道张郃乃是魏之名将,此番率军前来必定来取蜀军咽喉之地街亭。诸葛亮正欲派将镇守街亭时,忽闻参军马谡请命,要领一军往蜀军咽喉要道~街亭把守。诸葛亮起初不准,但无奈马谡数次请命和立下军令状。

马谡是诸葛亮的心腹,诸葛亮恐马谡有失、街亭失守。再三叮嘱将街亭对蜀军的重要性和镇守街亭的部署告诉马谡,并要求马谡到街亭后立刻描绘街亭的山川地理图本以及安营扎寨的位置。诸葛亮又派大将王平作为马谡的副将,协助马谡镇守街亭。为了以防万一诸葛亮命令高翔率领一支军队屯驻在临渭以北、街亭以左的列柳城接应马谡。又命魏延率领一军在街亭之右的山谷之中接应马谡。

不出诸葛亮所料,张郃果然率领大军来取街亭。可是马谡根本不遵循出兵前诸葛亮安排的部署,也不顾副将王平的劝说。执意将大军屯兵于一座孤山上,不在当道险要之处下寨。以至于被张郃率将包围在山上。

张郃派人,切断蜀军水源。蜀军因为缺水而陷入内乱,马谡弃军逃亡。张郃乘势进攻,蜀军大败,街亭失守。

只有王平领着千人,鸣鼓自守。而张郃又疑蜀军有伏兵,不作追击。于是王平集合分散的军队,向诸葛亮大军处撤退。身处列柳城的高翔军队又被郭淮攻破。魏延被张郃堵在山谷之中,前进不得。高翔与魏延为避免陷入被包围的境地,于是都各自退军。同时,赵云在箕谷也出兵不利。街亭失守,蜀军丧失了全部有利形势。诸葛亮取西县千余家,后引兵退回汉中。

与攻占长安问鼎中原只有一步之遥的第一次北伐就此宣告失败!魏国也将防御重点由原来的东吴转移至蜀汉。以至于后来诸葛亮的四次率军北伐,形势更加困难险峻。

诸葛亮积劳成疾,终致自己病瘁,使蜀汉失去了绝对的主心骨。他临终决定以杨仪统领各军撤退,引起和杨仪有嫌隙的武将魏延不满,双方发生争斗,最后魏延失败,在逃往汉中的途中被杀,使蜀国又损失一大将。而曹魏的司马懿因抗敌有功,开始攀上权力高峰。

上一篇:宣8

下一篇:朱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