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称玄龄善谋,如晦善断。盖谋与断当兼备而不可一缺者。
予于事,多有见之极明,而持之不武,以此致误。常悔之恨之。
故禅门贵悲智双足,而谋与断,俱智所摄。谋而乏断,正能见而不能持也,此终是智浅而不深,偏而不全耳。大宜勉旃。
译文
古人称,房玄龄精通谋略,杜如晦善能决断,其实谋略与决断应当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我平常对于事物,多能观察得极为明白、见解比较清晰,但在处理时却不能果断地作出决定,结果就会造成失误,为此心里常常觉得懊悔。
所以禅门中注重慈悲与智慧要双双具足,而谋略与决断,都是属于智慧的方面。有谋略而缺乏决断的能力,这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智慧浅薄而不深厚、偏僻而不全面的缘故!因此迫切的需要更加努力的学习。
补充材料
房玄龄:唐代初年著名良相、杰出谋臣,大唐“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他是一位出身“书香世家”的纯正儒生,跟随秦王十年艰辛征战;终生“效父清白”的饱学之士,辅佐太宗二十载稳任首宰。
房玄龄智能高超、功勋卓越、地位显赫。但他善用伟才、敏行慎吉、自甘卑下、常行让贤。“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是对他特有的名臣气度、良相风格的赞言。
作为一名雅士,他颇具可佩可学的典范;作为一代勋臣,他堪称可歌可颂的英贤。
杜如晦:中国唐初名相。字克明。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从祖杲为北周、隋显官。
唐武德元年——618年,如晦被李世民引为秦王府属官。如晦常从征伐,参与机要、军国之事,剖断如流。又迁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并以本官入文学馆为十八学士之首。四年,李世民建天策府,以如晦为从事郎中。
太宗即位,如晦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贞观二年——628年,以本官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仍总监东宫兵马事。三年,任尚书右仆射,仍领选事。四年三月卒。
如晦为相时,正值唐新建不久。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时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太宗,后世论唐代良相,首推房、杜。
“房谋杜断”的真实来历,唐太宗李世民用人高明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李世民的谋臣,同时也是他的左右手,李对他们极为重视。在李还是秦王时,杜如晦经房玄龄推荐进去了秦王府做了参军,后来因为李世民屡次建功立业,声名在外,太子就特别的嫉妒,于是就唆使高祖皇帝将他的部下们都调到了别的地方,杜如晦被调到了陕州做长史。
当时王府的幕僚很多都被迫调到了别的地方当官,李世民为了这件事十分忧虑。房玄龄说,现在局势已经是这样了,其他人走了就走了,没有什么可惜的,但是杜如晦是将相之材,你现在是个藩王,以后想要管理四方天下,他将会给你带来最大的帮助。李世民这才幡然醒悟,于是他立刻去请求皇帝让杜如晦做自己王府的属官。后来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杜如晦和房玄龄经常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两个人配合的十分默契,一起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当时军队里的事务特别的多,但是杜如晦拿到手上之后,很快就能做出决断,非常迅速,效率特别的高。
李经常派房玄龄去给高祖上报各类事情,高祖时常感叹说,房玄龄帮助我儿子来奏秉这些个事情,但是他每次都能特别简洁的将一件事情说清楚,重点突出,一目了然,很能抓住人心,虽然我们相隔的很远,却好像跟秦王面对面交谈一样。
玄武门之变,房玄龄和杜如晦也都参与了谋划,而且还是主谋和决断者。当初因为太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迫害秦王府的人,甚至陷害杜如晦,把他赶出了京城,房玄龄也一起被逐了出去,后来在李世民得知太子要对他下手的时候,他终于还是犹豫了,没办法做出判断,于是想到了房和杜,他就叫长孙无忌把他们秘密带回了京城,进了秦王府,帮助李世民拿定了主意,出谋划策,杀了太子齐王,最终让李世民登上了帝位。
他登基之后,任命房玄龄做了尚书左仆射,杜如晦做了右仆射,也就是宰相的位子,并且对他们说,你们主要的职责,就是广泛搜求贤才,按照才能授予他们官职,其他的事情就交给手底下的人去做,要不然耽误了找人才怎么办?房玄龄对于朝政上的事情非常了解,都能处理好,又特别有文采,每天都殚精竭虑的,就害怕有一点差错。
他平时用律法比较宽厚,公平,待人很好。他与杜如晦一起选拔有才能的人更是不遗余力,甚至有些制度架构,都是他们两个人一起商量决定的。太宗每次和房玄龄商量事情,总是会说,一定要杜如晦来做决定。等到杜如晦来了,他就会将事情和计策分析一下,然后给出最好的选择。最后还是采用房玄龄的计策,这就是两个人所擅长的不同,房玄龄比较擅长出谋划策,而杜如晦就比较能够从中分析利弊做出决断,皇帝对他们都产生了依赖,离了哪个都不行。
房玄龄和杜如晦配合十分的,齐心协力为国家做贡献,其他人也称呼他们是忠臣良相。后来杜如晦病重,太宗派人去他家问候,随后又亲自去探病。但是他依旧没有撑过来。杜如晦去世了太宗每次得到什么好东西,总是会想起他,时常派人赏赐给他的家人。过了很久,说起杜如晦,总是忍不住流泪。
后来房玄龄病重,太宗征召他进宫,君臣一见面,就相对流泪。太宗将他留在宫中治病,还时常亲自前去探望,房玄龄因病去世,皇帝悲痛万分。皇帝是个英明的人,他擅长用人,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栋梁,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短处,但是皇帝将他们组合在一起,就取长补短了,这就成就了“房谋杜断”。
常说“房谋杜断”,杜如晦不仅擅长决策,手指也断了“房谋杜断”这个词大家都听过,什么意思呢?
“房”是指房玄龄,“杜”是指杜如晦,这两个人是李世民的亲信智囊。房玄龄擅长为一个问题设计出一堆解决方案,而杜如晦擅长在这一堆方案中找出最合适的。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出主意,一个拿主意,黄金搭档。
历史上,杜如晦帮助李世民“断”了很多关键的决策,还曾经断了一根手指,名副其实的“杜断”。
杜如晦“断指事件”要从唐高祖李渊说起。
唐高祖李渊晚年精神头十足,短短几年间,给李世民添了二十多个弟弟妹妹。
李世民众多的小妈之中,最得宠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张婕妤,一个是尹德妃。张家和尹家因为这层关系,成了属螃蟹的,横着走,飞扬跋扈得不是一点点。
这一天,身为秦王李世民属官的杜如晦骑马经过一所大宅子,这间宅子正是尹德妃的爸爸尹阿鼠的府邸。
杜如晦打心底看不起这种靠女儿姿色发家的暴发户,当然,谨慎的杜如晦也不愿意惹事,略微加快了一点马速,看也不看,径直走过。
没想到,杜如晦冷漠傲然的态度惹恼了正巧准备出门的尹阿鼠。
尹阿鼠带着一群人五人六的狗腿子,指着杜如晦说:“汝何人,敢过我门而不下马!”你谁啊?居然敢过我家府门不下马?
杜如晦还没搭话,尹阿鼠带着狗腿子围上来,七手八脚把未来的大唐宰相揪下马来,一通暴揍。
混乱中,杜如晦的一根手指被折断。
打完收工,尹阿鼠扬长而去。
回头一打听,挨打的人是秦王李世民的亲信,尹阿鼠有些慌神,立马派人给女儿尹德妃传话,恶人先告状,说是秦王李世民的手下一言不合就上手,打伤了自己。
尹德妃跑到李渊面前,哭哭啼啼,李渊大怒,召来李世民,说:“儿左右乃凌我妃家,况百姓乎?”你的手下连我妃子的娘家都说打就打,可见平时对付老百姓更是无法无天。
李世民忍住心头怒火,向老爹解释事件的真相,但李渊就是不相信。
杜如晦“断指事件”在《新唐书》、《旧唐书》、《邵氏闻见后录》上都有记载。
这一事件的后果就是,李渊越发疏远李世民,李建成越发得宠,尹德妃、张婕妤和李建成之间的同盟越发牢固,他们互相配合,变着法地说李世民的坏话,不断想方设法削弱李世民的势力,甚至阴谋杀害李世民。
最终,“玄武门之变”爆发。
玄武门之变后,尹德妃不知所终,估计是被咔嚓了。
而她的老子尹阿鼠的下场估计也不妙,群殴大唐宰相,那还了得?根本就不用杜如晦吩咐,自有人去找麻烦,灭门也不是没有可能。
关于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斗争,不管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都一边倒地说李世民好,说李建成坏,让人感觉真实性存疑,不那么靠谱。
比如,《旧唐书》就说“建成、元吉外结小人,内连嬖幸,高祖所宠张婕妤、尹德妃皆与之淫乱。”
在老爸的眼皮子底下乱伦,这胆子该有多肥啊!可信度不高,造谣泼脏水的可能性更大。
“成王败寇”罢了。
唐朝“房、杜”指的是哪两个人?房谋杜断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有两个得力的宰相,一个是“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一个是“尚书右仆射”杜如晦。那时,唐朝开国未久,许多规章典法,都是他们两人商量制订的。人们把他们两人并称为“房、杜”。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说: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这时候,唐太宗就必须把杜如晦请来。而杜如晦一来,将问题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房、杜二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所以叫做“房谋杜断”,形容他们各具专长而又各有特色。在当时看来,房、杜二人同心辅政,是合作得非常协调的,所以人们称赞他们“笙磬同音,惟房与杜”。
故 事
李世民还是秦王时,杜如晦任秦王府兵曹参军,不久调任陕州长史。当时王府的幕僚很多被调任地方官,李世民十分担忧。房玄龄说:“其他人没有什么可惜的,杜如晦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大王想经营四方,一定要有他才行。”于是李世民立刻上奏请求让杜如晦做自己王府的属官。杜如晦与房玄龄经常跟随李世民征伐,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军队里的事务很多,杜如晦拿到手上,即刻分析决断,非常迅速。李世民常派房玄龄入宫奏事,高祖感叹说:“玄龄为我儿奏事,虽然远隔千里,却好像与世民面谈一样。”玄武门之变,房玄龄和杜如晦也都参与了谋划。他们秘密出入秦王府,帮李世民拿定主意,出谋划策,诛杀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最终让李世民当上了皇帝。公元629年,唐太宗李世民任命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杜如晦为右仆射,对他们说:“你们身为仆射,应当广泛搜求贤才,按照才能授予官职,这是宰相的职责。最近听说你们受理辞讼,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还怎么能帮助朕寻求贤才呢?”于是下令:“尚书省具体事务由尚书左右丞负责,只有需要上奏的大事,才由左右仆射处理。”房玄龄通晓政事,又有文才,日夜操劳,惟恐有一点差错。他运用律法宽厚公平。他与杜如晦一起选拔士人,不遗余力,甚至尚书省的制度架构,都是二人商量决定的。太宗每次与房玄龄议事,总是说:“一定要杜如晦决定。”等到杜如晦来了,最后还是采用房玄龄的计策,这都是因为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善于决断的缘故。房玄龄和杜如晦十分投合,齐心协力为国家效力。所以唐朝的贤德宰相,首推房、杜二人。公元630年3月,杜如晦病重,太宗派太子前去问候,随后又亲自去探病。19日,杜如晦去世。太宗每次得到好东西,总是会想起杜如晦,派人赐给他的家人。过了很久,说起杜如晦,总是忍不住流泪。太宗对房玄龄说:“你与如晦一起辅佐我,如今只能看到你,看不到如晦了。”公元648年,房玄龄病重,太宗征召他去玉华宫,让他坐着轿子入殿,到皇帝御座旁再下来。君臣二人见了面,相对流泪。太宗将他留在宫中疗养,听说他病情略有好转,则喜形于色;听说病情加重,则忧虑憔悴。房玄龄上表,劝太宗停止征讨高丽。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娶了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为妻,太宗对公主说:“你公公病得那么重,还在为国事操心。”于是,太宗亲自前去探望,握着房玄龄的手,与他分别,悲伤得不能自已。7月24日,房玄龄因病去世。唐太宗的“房谋杜断”用人搭配体系是非常高明的。用人不仅表现在人才的多少,而且还在于人才的合理搭配。在一个人才众多的群体中,不仅要有个体的优势,更需要有最佳的群体结构。“全才”是极少有的,“偏才”是绝大多数,但“偏才”组合得好,就可以构成更大的“全才”。
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这时候,唐太宗就必须把杜如晦请来。而杜如晦一来,将问题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房、杜二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所以叫做“房谋杜断”,形容他们各具专长而又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