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干部以身作则,思想政治工作深入细致,汤光恢所领导的连队没有发生过一个非战斗减员。1933年8月,经中央军委批准,该连被授予“巩固模范连”称号,汤光恢被授予“团结巩固部队优秀模范连指导员”称号,并荣获“八一红星三等银质奖章”。
有一天,负责文化班的学院副院长莫文骅找到汤光恢,对他说,关于评定军衔的事情,毛主席认为中将的名单超过了200个,多了些,要我们做做工作,自愿地降下来。汤光恢当即表示,既然毛主席讲话了,我带头降下来。在他的带头下,班里其他学员也表示,既然老汤你带头降,我们也要求降。
实事求是的保卫部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为加强对新四军的领导,从延安抽调汤光恢等一大批骨干力量充实新四军的领导队伍,汤光恢奉命调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协同组织部长李子芳健全新四军干部队伍,组织部下设组织科、干部科、调查统计科、青年科,汤光恢还兼任调查统计科科长一职。1938年1月6日,汤光恢一行30多人从延安经西安、汉口抵达南昌,入住三眼井高升巷(现友竹巷)1号新四军军部。当时,新四军军部驻后院大楼,而前院则是国民党的机构,昔日的对头共处一屋,其状况可想而知。另外,在军部周边,遍布着国民党的特务。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汤光恢和新四军军部的战友们以抗日为重,积极开展工作。他们每天都要接待来自闽浙赣边、赣粤边等游击区的人员,听取汇报。为了加快部队整编的进程,新四军领导还深入到各地进行具体指导。汤光恢一到南昌便与副军长项英一起,跋山涉水赴莲花县游击区,与其负责人谭余保、刘培善等人一起研究游击队集中及下山后根据地的善后问题。紧接着他们又马不停蹄赶往赣南地区,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积极参军抗日。在新四军军部卓有成效的工作下,一股股抗日的洪流被汇集成一支铁的新四军。1938年4月4日,新四军军部在完成了组建任务后,离开南昌奔赴抗日前线。不久,新四军军法处成立,新四军秘书处处长李一氓兼任军法处处长,汤光恢出任副处长,主持工作,后升任军法处处长,下辖军纪科、审判科、执行科、典狱、执行队五个科级单位。汤光恢实事求是,执法森严,军纪严明,在他的督导下,新四军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纪律严明的抗日武装。新四军保卫部与军法处合并办公后,汤光恢出任保卫部部长。
新四军组建初期,部队逃亡现象不断发生。因此,防止逃亡,巩固部队,成为当时锄奸工作的紧迫任务。汤光恢认为,搞锄奸工作的人,头脑要冷静,要学会科学地分析问题,对逃跑要作具体分析,既不可右倾麻痹大意,又不能草木皆兵。汤光恢根据逃亡的原因、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收到很好的效果。
锄奸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清除叛徒和内奸。新四军整编后,部队可以通过军邮进行通讯。军部机要科一个机要员,江西上饶人,参加过三年游击战争,向家里寄出了一封信,几年不通音讯的父母接信后,喜出望外,很快回了信。信中除了诉说思念之情外,还告诉他家中生活很好,要他离开部队,回家找个工作,早日成家。这个机要员接家信后,思想上发生了动摇,不愿再过艰苦的生活,便主动和驻上饶的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部(长官顾祝同)情报部门拉上了关系。敌情报部门如获至宝,一方面对他封官许愿,一方面做他家里的工作,要他提供新四军的绝密情报。当时,为确保重要机密不被泄漏,汤光恢不断向部队进行保密教育,部队指战员的警惕性普遍较高。锄奸部统计科内勤工作时发现那个机要员频繁地往家里寄信,引起了怀疑。有一次内勤将他外寄信件拆开检查,信中全是新四军的密电码,叛徒原形毕露。这个案件的破获,解除了新四军特别是首脑机关的严重威胁,项英非常高兴,说锄奸部立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