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革新派实行"明治维新",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恢复天皇至高无上的统治,发展资本主义,并逐步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在明治维新的众多元勋当中,担任最重要角色的是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三人。
维新三杰
戊辰战争解决了政权转手问题,大久保将注意力转向了内政戊辰战争解决了政权转手问题,大久保将注意力转向了内政建设,首先一件事,是利用天皇巡幸的名义,迁都江户,并改名东京,借以抵消幕府残余在东京的政治影响,同时又可以摆脱京都保守派的影响。
大久保虽从一介藩士跻身于中央政界,但他深知不消平地方势力,新生的明治政府是得不到巩固的。1869年到1871年间,明治政府完成了奉还版籍和废藩置县的大业,初步从政治上削除了诸侯的割据势力。
明治政府还决定派遣考察团出国,同欧美国家谈判修改条约,同时通过对欧美的考察来探讨新政府的治国方略。拿大久保的话来说就是:“要打倒幕府,建立天皇政治。这种事业亦大体完成,干了我们所应当干的事。但是以后,就实在为难了。”所以,应该由政府高级官员去亲自考察、直接体验西方文明。1871年底,以岩仓为特命全权大使、大久保等人为副使的由新政府主要官员组成的大型使节团开始巡访欧美,这在当时的世界史上是个空前的壮举。
在欧美列强面前,当时尚属百废待举,弱小疲惫的日本是难以达到修改条约的目的,使节团遂专心致力于考察和学习。他们不但注意英、美、法等大国的情况,还注意了荷兰、比利时等小国如何在弱肉强食的世界角逐中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研究了普鲁士兴盛致霸的过程和经验。他们专程拜访了德国首相俾斯麦和德军统帅毛奇,大久保对于这位德国首相的铁血政策佩服得五体投地,认为“要重新经营国家不能不象他那样办”。
大久保于1873年5月应三条实美之召提前回国,这期间各个藩阀派系势力在中央政局的争夺有所加剧,又爆发了关于“征韩论”的问题。得知这个情况的大久保,拒绝担任新政府任命的参议职务,等待使团成员归国的“秋风白云时节”再做最后解决。同年9月,岩仓等使团成员全部回国,紧接着于10月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大久保等人通过外出考察,深知日本国力之不足,主张“内治优先”,所以在“征韩论”问题上,使团的成员都抱一致反对的态度。大久保更举出七条理由,对征韩论进行批驳。他的中心看法是:“整顿国政,富国文明之进步,乃燃眉之课题。”由此看来,围绕“征韩”问题的争论,即反映了当时留守政府和使团等方面的派系斗争,更反映了日本应该走什么道路的认识差别。特别是力主内治优先,有重要意义。
两派争论甚为激烈,太政大臣三条实美甚至因而称病辞职。大久保等人暗中活动,再次利用王政复古时使用过的手法,弄到一份敕旨,利用天皇权威,让岩仓代理太政大臣,这一招奠定了内治派的胜利。竭力主张征韩的西乡派下野,改组了政府。这场政争,史称“明治六年的十月政变”。
在征韩论中内治派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以三条实美为太政大臣、岩仓具视为右大臣,以大久保为内务卿的专政体制。内务省拥有从县知事到省(部)官员的任免权,且以大隈重信的大藏省和伊藤博文的工作省为左右臂,因此大久保握有政府的实权,有的日本学者认为:“也可以说,内务省是日本的国家。”还有的认为:“大久保任内务卿,成了全国警察和实业界的总头目。”
在这个专制政权的统治之下,大久保努力推行“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政策。殖产兴业的目标,是英国那种发达的工业。日本与英国地理条件颇为相似,都属于面积小、资源少的岛国。所以,日本应象英国那样大抓海运和工业。他同时非常重视矿山开发和铁路建设,强调煤和铁是制作业兴盛的动力。
大久保政权继续推行地税改革,1876年强力推行“秩禄处分”,公布“金禄公债发行条例”,剥夺了武士阶级的俸禄,从根本上瓦解了旧的封建武士阶级,促进了日本资本的原始积累。同时,又大力促进农牧业的发展,引进良种,改良农具等。
大久保还带头推进文明开化,他虽然不会跳交际舞,也常常出席舞会。他还率先剪短长法,出朝晋谒天皇,群臣都为此大胆举动惊骇。
当然,大久保政权各种政策不能不引起各方面的反对,首先是失去特权的武士阶级心怀不满,如江藤新平的佐贺之乱,西乡隆盛亦为萨摩武士所拥戴而卷入西南战争,这些都为朝廷所镇压。而以坂垣退助、大隈重信等人所领导的自由民权运动,也从1874年开展起来,迫使政府准备立宪,大久保还于1875年亲自出席大坂会议,与木户孝允和坂垣退助达成协议,为日本立宪体制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大久保虽曾反对“征韩论”,但他绝不是和平主义者。1872年,日本吞侵琉球,1874年侵犯台湾,1875年侵略朝鲜。大久保还亲自担任台湾问题的谈判代表,到北京迫使腐败的清廷交付50万两赔款,充分显露了这个铁血宰相俾斯麦的信徒对外政策的侵略扩张性质。
在“十月革命”后五年的时间内,大久保占据着日本政府的权力中枢,这是他毕生政治活动的鼎盛时期。可是,1878年5月14日,这位日本的“铁血宰相”,以48岁的壮年之际,被不满的士族刺杀于东京的曲町清水谷。
大久保的专制主义统治一直被人们所否定。但综观其一生,终不失为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他所推行的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政策,为伊藤博文等人继续发展下去,完成了日本的资本主义近代 化。故日本的学术界把他和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并称为“维新三杰”。
大久保于1873年5月应三条实美之召提前回国,这期间各个藩阀派系势力在中央政局的争夺有所加剧,又爆发了关于“征韩论”的问题。得知这个情况的大久保,拒绝担任新政府任命的参议职务,等待使团成员归国的“秋风白云时节”再做最后解决。同年9月,岩仓等使团成员全部回国,紧接着于10月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大久保等人通过外出考察,深知日本国力之不足,主张“内治优先”,所以在“征韩论”问题上,使团的成员都抱一致反对的态度。大久保更举出七条理由,对征韩论进行批驳。他的中心看法是:“整顿国政,富国文明之进步,乃燃眉之课题。”由此看来,围绕“征韩”问题的争论,即反映了当时留守政府和使团等方面的派系斗争,更反映了日本应该走什么道路的认识差别。特别是力主内治优先,有重要意义。
两派争论甚为激烈,太政大臣三条实美甚至因而称病辞职。大久保等人暗中活动,再次利用王政复古时使用过的手法,弄到一份敕旨,利用天皇权威,让岩仓代理太政大臣,这一招奠定了内治派的胜利。竭力主张征韩的西乡派下野,改组了政府。这场政争,史称“明治六年的十月政变
在征韩论中内治派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以三条实美为太政大臣、岩仓具视为右大臣,以大久保为内务卿的专政体制。内务省拥有从县知事到省(部)官员的任免权,且以大隈重信的大藏省和伊藤博文的工作省为左右臂,因此大久保握有政府的实权,有的日本学者认为:“也可以说,内务省是日本的国家。”还有的认为:“大久保任内务卿,成了全国警察和实业界的总头目。”
在这个专制政权的统治之下,大久保努力推行“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政策。殖产兴业的目标,是英国那种发达的工业。日本与英国地理条件颇为相似,都属于面积小、资源少的岛国。所以,日本应象英国那样大抓海运和工业。他同时非常重视矿山开发和铁路建设,强调煤和铁是制作业兴盛的动力。
大久保政权继续推行地税改革,1876年强力推行“秩禄处分”,公布“金禄公债发行条例”,大久保还带头推进文明开化,他虽然不会跳交际舞,也常常出席舞会。他还率先剪短长法,出朝晋谒天皇,群臣都为此大胆举动惊骇。但十多天后,明治天皇也剪短头发,于是群臣竞相仿效,除去头顶发髻。政府的“断发脱刀令”等文明开化政策终于在最高统治者的亲身示范之下迅速推行。
当然,大久保政权各种政策不能不引起各方面的反对,首先是失去特权的武士阶级心怀不满,如江藤新平的佐贺之乱,西乡隆盛亦为萨摩武士所拥戴而卷入西南战争,这些都为朝廷所镇压。而以坂垣退助、大隈重信等人所领导的自由民权运动,也从1874年开展起来,迫使政府准备立宪,大久保还于1875年亲自出席大坂会议,与木户孝允和坂垣退助达成协议,为日本立宪体制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大久保虽曾反对“征韩论”,但他绝不是和平主义者。1872年,日本吞侵琉球,1874年侵犯台湾,1875年侵略朝鲜。大久保还亲自担任台湾问题的谈判代表,到北京迫使腐败的清廷交付50万两赔款,充分显露了这个铁血宰相俾斯麦的信徒对外政策的侵略扩张性质。
在“十月革命”后五年的时间内,大久保占据着日本政府的权力中枢,这是他毕生政治活动的鼎盛时期。可是,1878年5月14日,这位日本的“铁血宰相”,以48岁的壮年之际,被不满的士族刺杀于东京的曲町清水谷。
1870年,西乡辞去中央官职回鹿儿岛,出任萨摩大参事,推进藩政改革。后来,大久保利通等到鹿儿岛请其出山,再次出任中央政府官职,开始建立日本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1871年明治政府发布“废藩置县”令,废除了封建幕藩体制,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1871年底后的近两年时间里,岩仓使团出访欧美各国,西乡隆盛主持“留守内阁”,与大隈重信等尽力推行各项资产阶级改革。1872年取消了不许自由买卖土地的禁令,制定陆海军刑律,又把御亲兵改为近卫兵。还发布“学制”,将教部省与文部省合并,统称文部省,年底决定采用太阳历。同年他还跟随天皇从东京出发,视察了大阪、京都、下关、长崎、熊本、鹿儿岛等地。不久西乡又担任参议兼陆军元帅、近卫都督,成了明治政府主要军事领导人。1873年又支持进行了地税改革。 西乡隆盛也是一名狂热的军国主义者,1873年前后,日本朝野掀起了一股侵台侵朝的军国主义逆浪。西乡隆盛赞成侵略朝鲜,并提出自己先出使朝鲜,一旦在朝鲜被杀,就可出兵朝鲜,但当时大久保利通等人认为时机尚不成熟,反对西乡隆盛的计划。西乡隆闻讯,愤慨不已,立即向天皇提出辞呈。天皇只批准他辞去参议、近卫都督之职,而保留了正三位和陆军大将职衔。1873年11月回鹿儿岛,住在武村,自称武村之吉。1874年6月将自己两千石俸禄全部用于创办实为军事政治学校的“私学校”,并在鹿儿岛各地设分校,以西乡的“敬天爱民”为校训,宣扬忠于皇室和爱民思想。在这所学校里,既讲授孙子、左传、佛学,也传授西方文明,并派优秀学生去法国、俄国留学。 1977年1月,政府决定派船将萨摩藩兵工厂迁到大阪,由陆军省管辖。此事引起了鹿儿岛广大士族的反对。1月29日夜,私学校的学生袭击了草牟田火药库,30日占领了火药库、造船厂和兵工厂。1877年1月31日到2月7日期间,私学校共有六十余名学生被捕,进一步引起了学生的激怒。他们要求上京追查罪魁,并提出打倒政府的口号。当时,西乡隆盛不在鹿儿岛,当他于2月3日回到鹿儿岛时,立即被私学校的学生和“士族兄弟”们推崇为反政府的领袖。2月7日出任任总指挥,以“新政大总督征伐大元帅西乡吉之助”的名义,打着“新政厚德”的旗号,向政府兴师进兵,明治维新期间有名的西南战争爆发。但是,这一次,常胜将军不走运了,9月6日政府军包围了叛军在鹿儿岛的最后据点城山。9月24日城山陷落,西乡隆盛自杀。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时,明治政府施大赦,为他恢复了名誉。1898年12月18日,在东京的上野公园,为西乡隆盛竖了一座铜像。西乡隆盛是日本历史上一位非常有个性的将军,他敢作敢为,立下了赫赫战功,也犯下了滔天罪行。
1868年1月25日,木户孝允应邀从长州来到京都,与大久保一同处理中央政府政务。2月,木户兼任外国事务挂,处理外交事件。
木户主张中央集权,“五条誓文”最后的修订者就是他。同样是2月,木户提出了“奉还版籍”的建议,并于1869年6月正式实施,于1871年7月,正式“废藩置县”。
1871年11月,木户与大久保一道,作为岩仓使节团副使,出访欧美,从中大开眼界。此次出访大久保的统率力进一步发挥,许多人走向其周围,包括木户的亲信伊藤博文等人。回国后,木户体弱多病,风采大不如前。
随着士族的进一步瓦解,西乡主张侵略朝鲜以转化危机,但是因木户等反对而作罢,导致西乡等五参仪辞职,萨长土肥四藩联合政权崩溃。
木户在事件后虽然仍留在政府中担任参仪和文部卿,但作用、影响日益衰落。与大久保的矛盾也越来越深,终于1874年,木户辞职下野。第二年大阪会议,木户、板恒退助与大久保达成妥协,担任第一届地方会议仪张。在任参仪后不久,由于健康欠佳,退居闲职。
1877年2月西南战争爆发,同年5月26日木户病死于京都。加上9月24日西乡战败,自杀于鹿儿岛城山,次年5月14日大久保遇刺于东京纪尾井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