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时间:2023-09-28 23:10:13编辑:奇闻君

苏轼,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书画等各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是豪放派代表人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苏轼所作的《记承天寺夜游》吧。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苏东坡《记承天寺夜游》

1

此人一生,不是被贬,就在被贬的路上;不是遭人贬,就是在自贬。

其为文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恣肆汪洋,晓畅酣达;

其作诗则想象瑰丽,清新豪健,独具风格,领袖诗坛;

其填词豪放大气,别出机杼,开一代词风;

其书法取长各家,自创心意,天真烂漫,丰腴跌宕;

其绘画专注“神似”,崇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似乎政绩也不错,每到被贬之地,并不失意徒伤悲,而是奋力干出一番作为,让自己的名字被老百姓口碑相传。

即使环境再艰辛,他也没有被这些困难轻易地打倒。

老先生仍怡然自得,身处风雨里,也可随口吟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不管是自然还是人生的风雨,都不用害怕,且慢慢前行,等到某天回首,就会发现“也无风雨也无晴”,唯有内心的宁静。

2

这是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遭贬黄州的第四个年头。

在朋友的帮助之下,他慢慢脱离才来黄州时的困境,逐渐走向正规,凄苦的心情也开始慢慢变得平复。

某天晚上,月色甚好,就像一位老友推开房门,走了进来,要和他促膝夜谈。

苏东坡正准备“解衣欲睡”,眼前忽然出现这样一种美景,于是“欣然起行”。

起来了怎么办?这样的快乐必须找个人来聊聊天,不然对不起眼前良辰。

于是,他想到了住在承天寺的张怀民。

这个人也和苏东坡一样,是遭贬黄州的,正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个人便成为了好朋友。

披着衣裳,兴致勃勃地来到承天寺,巧得很,怀民也没有睡下。

难道也和他一样,心中有事吗?

就那样,两个人站在寺院中间,抬头望着皎洁的明月,静默无语。

此情此景,让我忽然想起《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乘兴而来,兴尽而归。

虽然王子猷半途而废,没有见其友,但都是如此自然超然,如此随心所欲。

以上乃是出自于苏东坡的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的第一部分。

文章开门见山,直接记取事件经过,干净利索,毫不拖泥带水,把一个看到美景之人,却欲找人分享此情此景的急切心情描写的分外逼真。

3

接下来,苏东坡用了十八个字,以实化虚,明虚暗实地对月光进行描写。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被清朗的月光映照,整个庭院就像积水深潭,一片空明,其中仿佛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人旁观之,恰似身临仙境一般,令人一片恍惚。

如此良久,夜风拂过,才把沉浸在幽美静穆景色里的人惊醒:啊,原来一切都是竹柏的影子相互交汇而成的虚拟景观。

实写树影,虚写月光;明写树影,暗写月光,相互交织,虚实不分,明暗莫辩,其中技巧,神乎其技,让人啧啧称道。

“空明”两字,画龙点睛,正面形容月光,冰清玉洁,实为侧面烘托出人的磊落胸怀,若月色光明,忘怀俗世。

最终引发作者感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不由会想到唐朝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写道:“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月何年初照人?”

同是对月的叙写,可是两人的心情却大不相同。

张若虚感喟人生的流年逝水,是对自然伟大之处的赞美,是对生命渺小之处的惊诧,还有对人类自身所处困境作出的不自觉地思考。

而苏东坡结尾“闲人”两字,却蕴含无处可话的悲凉之意。

一个“闲”字,看似语气平淡,什么都不在意,好像道家高人,已经出于江湖,万事不放之心上。

其实,却饱含孤愤,深藏自嘲,表达了作者惨遭排挤,被人污损,满腔政治抱负难以实现的难堪处境。

4

将近千年时光,如今重读此文,抛却高超的写作技巧,单单作者充满炽热之情的叙写,就让人难以忘怀,不由自主所感动。

虽然短短八十四个汉字,其中饱满的真挚情感,在神乎其技之下,得到淋漓尽致地表现,仿佛一个人坦荡地襟怀,就那么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没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模糊;而可见“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的洒脱。

上一篇:王磐

下一篇:林深见鹿剧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