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9 11:04:49编辑:奇闻君
历史来源

「谢」源出

谢姓起源:一、是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申伯之后。据《姓谱》、《元和姓纂》等所载,相传上古部落首领炎帝,传至商未有后裔孤竹君,其长子伯夷与弟叔齐一齐投奔到周。到周后,反对周武王进军讨伐商王朝,武王灭商后,他们又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但其后裔仍留在周朝,到成王继位后,便封伯夷的后裔为申侯,称申伯,是为申氏之始祖。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新都之邑名为氏,称谢氏,史称谢姓正宗。是为河南谢氏。二、是出自任姓,为黄帝之后。据《左传》、《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所载,相传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得十二姓,其中第七为任姓。黄帝赐子为姓,谢氏出于黄帝子族任姓。三、他姓。该姓两唐书《谢偃传》记载,隋末唐初有个人叫谢偃,卫州(治所在今河南淇县,唐贞观元年移治汲县,即今河南卫辉市)人,于唐太宗贞观初年应诏对策高第(即考试成绩优秀),被太宗李世民任为弘文馆直学士,又调任魏王府功曹,受诏献赋(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以能得规讽之意,受到太宗的称赞。谢偃的祖辈本姓直勒,《旧唐书·文苑传》说,他的祖父叫孝政,在北齐任散骑常侍,改姓谢。

迁徙分布

中国的谢姓,发源于河南,申被楚灭后,楚把谢姓人一部迁到淮河上、中游一带,后又把其中部分再迁到今湖北武当山东南的荆山,楚国亡后,谢姓一部南迁潇水流域,一部入重庆涪陵。汉魏时期,原潇水谢姓的谢夷吾发迹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一带,后裔谢嫁女于孙权,使自己的家族变为皇亲国戚;而中原的谢缵与其子孙均显贵于曹魏。两晋南北朝时期,以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谢衡为代表的谢姓人(谢缵后裔)从北方渡江南下,东山会稽派始祖谢衡迁会稽始宁,其子谢鲲迁豫章(今江西省南昌),谢鲲弟谢褒,因担任会稽郯县令而迁居郯县(今浙江省嵊县),这支谢姓显贵于东晋南朝,侨居于江浙三吴,以谢安、谢石、谢玄、谢琰为代表,并且使得原分为南北的谢姓获得了新的交流,同时阳夏还有一支谢姓迁康乐(今江西省万载县东),又有谢姓北上西迁至陕西冯翊郡,南迁居四川成都、彭水、云南永昌一带。隋唐五代时期的谢姓在以前的基础上又有了较大发展,其中谢夷吾和谢缵的后代都在东南沿海地区或中原一带进一步繁衍播迁,唐僖宗时,谢衡后人中还有一支迁江西宁都。宋时,有会稽山阴谢夷吾之后迁居福建长乐,以及嵊县、上虞等地。至元明清时,南方各省的谢姓人,发展势头远远超过北方,并诞生了许多知名人物和著名家庭,江西宁都的谢新(谢衡后裔)随文天祥收复梅州后,任梅州令,谢新之子谢天佑,定居梅州福乡,成为谢姓在闽、粤之地的开基始祖。谢姓入台,始于明末,同时也有谢姓人迁吕宋(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地,清同治年间,有广东南海丹山的谢姓迁美国旧金山,至此,谢姓人广布全国各地。如今,谢姓人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广东、江西、四川、湖南等省多此姓,四省谢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谢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五。谢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四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七二。

堂号

陈留堂:是谢姓最早发祥地,也就是现在河南省陈留县。会稽堂:是谢姓在东晋时期的根所地,也是秦朝的郡名,包括江苏省东部和浙江省西部。东山堂:东山位于浙江省上虞县之西南,在晋室谢安末出任征讨大都督前隐居所在地,山上尚有蔷薇洞、池屐池等遗迹。另在浙江临安之西,及江苏省江宁之北各有一座东山,当谢安征讨玁狁建功后,曾在江宁之东山修建别邸,迄今江宁东山山顶仍有一寺庙古迹,寺中祀奉为谢安遗像。宝树堂:相传晋朝孝武帝驾临谢安官邸,见其庭园中有一株雄传大树,长得青翠茂盛,当时孝武帝指着大树对谢安言道:“此乃谢家之宝树。”谢氏以“宝树”为堂号,由来在此。另有一说,出自《晋书·谢玄传》:“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玄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来唐代文人王勃撰《膝之阁序》,文中就有“非谢家之宝树”之句。此外,谢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哲经堂”、“哲经堂”、“存著堂”、“敬业堂”、“阁老堂”、“起风堂”、“乌衣堂”、“宣城堂”、“威怀堂”、“安晋堂”、“永思堂”、“承仁堂”、“葆光堂”、“世德堂”、“承德堂”、“聚德堂”、“同德堂”、“新燕堂”、“奕要堂”、“陈留堂”、“式南堂”等。

【谢姓宗祠通用对联】

〖谢姓宗祠门楣题辞〗

〖谢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系承申伯;源出洛邑。——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周宣王时,为申伯作邑于谢,后为氏。

庭生玉树;世济凤毛。——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东晋名将谢玄,下联典指南朝齐阳夏人谢超宗,。

乌衣望族;凤羽名流。——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出乌衣在江苏省江宁东南,南朝宋谢弦微等望族居乌衣巷。下联典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之孙谢超宗,陈郡夏阳人。好学有文辞,帝大嗟赏,曰“超宗殊有凤毛,灵运复出矣”。

程门道学;江左风流。——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北宋谢良佐,为理学家程颐四大弟子之一。下联典指晋谢安,风流洒脱,人称风流宰相。

托佣复仇;蔽障解围。——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唐谢小娥,改男装托佣仇家,手刃仇人,报杀父杀夫之仇。下联典指东晋谢安侄女谢道韫聪慧有才名,曾以青绫步障自蔽,为小叔解围。

忠义两尽;节孝双全。——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南宋谢枋得,拒仕元,绝食而死。下联典指清谢万程,家贫不能葬父,妻卖身葬翁,郡丞感其孝,县旌“节孝双全”。

南邦世泽;东晋家乡。——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广东省龙川县龙母镇洋田村谢氏祠堂联。

东山世第;西晋家风。——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谢氏宗祠东山堂通用堂联。

〖谢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淝水震北寇;宣城惊南文。——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河南省南阳市东谢营村谢氏宗祠联。

决心扶世运;翘首望神州。——谢觉哉撰谢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谢觉哉诗句联。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谢晋元撰谢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英雄谢晋元自题联。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谢琬莹撰谢姓宗祠通用联,当代女作家谢琬莹(冰心)自题厅堂联。

〖谢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治法轻能退谷;文章美若叠山。——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清代教谕谢金銮。下联典指宋代进士谢枋得。

〖谢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西堂自夸夫奇梦;东山系望于苍生。——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东晋政治家谢安,下联典指南朝宋·谢灵运。

东山丝竹陶情早;春草池塘得句新。——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东晋大臣谢安。下联典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

龙烟缥缈乌衣室;凤烛辉煌宝树堂。——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安徽省怀宁县受泉村谢氏祠堂联。

江左称风流宰相;程门重道学先生。——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晋代宰相谢安,下联典指北宋学者谢良佐。

相业古今三太傅;家声吴越一东山。——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河南省南阳市谢营谢氏家祠联。

曹子有才称八斗;仓师无字不千斤。——江绶珊撰谢姓宗祠通用联,广东省肇庆市茅坡谢氏宗祠联。联首嵌房名“曹仓”。

明代工官居首府;元朝鼎甲及第家。——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福建省永春县坑仔口镇魁斗村谢氏祠堂联。

凤毛仪世风流远;玉树生庭物色佳。——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福建省永春县坑仔口镇魁斗村谢氏祠堂联。

〖谢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施障解围,曾传才女;托佣诛盗,群仰勇娥。——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晋谢道韫。下联典指唐谢小娥。

绝粒元都,忠义两尽;悬旌唐县,节孝双奇。——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南宋谢枋得。下联典指清谢万程。

诗思神奇,忽梦西塘青草;志趣高尚,醉卧东山白云。——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晋·谢灵运(385-433)。下联典指晋宰相谢安。

诔拟芙蓉,藻思挹凤毛之彩;赋志鹦鹉,风华袅蓝王之烟。——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宋·谢超宗。下联典指谢弘微子谢。

近傍碧溪潭,光照临风玉树;远怀乌衣巷,派分当日金陵。——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安徽省青阳县谢家村谢氏宗祠联。

姜水源长,伯祖启航,陈留始发;东山地沃,安石兴苗,宝树成荫。——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此联典出谢姓郡望之“陈留堂”、“东山堂”、“宝树堂”堂号典故(参见上《谢姓宗祠门楣题辞·注释》)。

黄蕉丹荔岭西多,祀祖敬宗,应念我同姓;文德武功江左盛,承先启后,毋忝尔所生。——谢康撰谢姓宗祠通用联,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县东泉圩谢氏宗祠联。

胥宇兆鹿眠,纪当年斩棘,丕基肇启创垂志事;斯堂恢鸿绪,诒奕世告虔,入庙永昭尊敬仪容。——佚名撰谢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福建省永春县坑仔口镇魁斗村谢氏祖厝联。

上一篇:齐长公主

下一篇:吉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