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惠帝刘盈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23岁时你在干什么?是大学刚毕业正在忙碌找工作,还是继续留校深造沉浸在求知的海洋,抑或是已经在社会上打拼多年?作为汉朝大统的第二任继承者,23岁的刘盈已经当了7年的皇帝。这一年,是他当皇帝的最后一年,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年。
刘盈是个善良仁慈的皇帝。他出生于乱世之中,跟随刘邦、吕雉在战火硝烟中长大。或是经历了太多的打打杀杀,让他格外向往和平,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相处。但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和平往往只存在于理想之中。不管是内政治理,还是国防外交,天下并不太平的现实都不容许他沉浸在和平的美梦中不自觉。
也许,这对一个16岁就君临天下的少年要求太高了,但处在那样一个适者生存的年代,必须学会迅速成长,不然就会被历史所淘汰。追溯刘盈出局的原因,性格特点显然是重要因素。而这,又与刘邦、吕雉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密不可分。
1.幼年时的噩梦
公元前205年6月,刘邦与项羽展开彭城之战,刘邦被打得落花流水,一路狂逃。逃跑途中居然看到儿子刘盈和女儿刘乐也在流亡的人群中,跟班夏侯婴就把两个孩子抱上马车一起逃跑。
人少车轻才能跑得快。眼看楚军就要追上了,刘邦一脚就把儿子、女儿踢下了车。踢下去一次,夏侯婴就抱上来一次,几次三番,刘邦恼火之极,甚至要杀了违抗命令的夏侯婴。夏侯也不是傻子,如果这个时候真把老板的孩子弃置不顾,以后肯定会吃不了兜着走。但是老板的命令也不能不听,无奈之下,夏侯婴只好挟着两个孩子坐在自己的马继续逃。
只要联想到刘邦在逃跑的路上还能认识戚姬并发生了一段美好的故事,就知道刘邦踢孩子并不是真踢,只是踢给部属们看。若干年后,他的后代子孙刘备也学会了这一招。
刘邦可以踢,但是刘盈却体会不到老爹的一片苦心。两个孩子一路上孤苦伶仃、担惊受怕,好不容易遇到了亲爹还被这样对待,这还是亲爹吗?
幼年时的心理创伤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刘盈自己受过这样的“待遇”,他就见不得别人也这样被对待,所以他心底很善良。而善良,有时候又是可悲的代名词,特别是作为皇帝,有的时候必须杀伐果断,因为一味地善良并不能解决问题。
2.王者的悲哀
刘盈经历了易储风波之后,有惊无险当上了皇帝,最热门的太子人选刘如意并没有因为生母戚夫人的枕边风而如愿以偿。其实,谁当太子,刘盈与刘如意都不在意,背后在意的是两个母亲。母因子贵是再明显不过的道理,儿子当皇帝,自己就是皇太后,否则很可能就是阶下囚。
而戚夫人的担忧还不止如此。她知道吕后对自己的恨有多深,如果自己的儿子当不上皇帝,娘俩估计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她屡屡在刘邦面前哭诉,希望刘邦能废掉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
事实证明,上层路线要走,下层路线也要走。戚夫人只是求刘邦,吕后不仅找刘邦,更是向一帮开国功臣周昌、张良等求援。左边是心爱美人的哭诉,右边是社稷重臣的一致反对,刘邦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虽然他也有心易储,但刘如意最终还是没能当上太子。
果然不出戚夫人所料,等到刘邦一死,她就被吕后找了一个理由当了舂奴,接着又用调虎离山之计将刘如意召唤进京,想要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刘盈知道自己的母亲想要干什么,就千方百计护着自己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吃饭在一起,睡觉在一起,不给吕后制造可乘之机。有道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防备再严密也有松懈的时候。公元前194年10月,刘盈外出,想让弟弟多睡一会,就没有喊醒他。结果,刘盈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人给吕后通风报信。等刘盈回来的时候,刘如意已经命归黄泉。
皇帝当到这个份上,也算是极度失败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作为万人之上的一国之主,居然保护不了自己的弟弟,这皇帝当着还有什么意义?
还没有等刘盈在丧兄之痛的阴影中走出来,又一记闷棍打在了他的头上。还是他亲妈。
3.心理防线的最后一击
杀了刘如意之后,还活着的戚夫人就下一个报复的目标。
吕后的妒忌心究竟变态到何种程度,人彘的出现足以说明问题。之前,戚夫人貌美如花,吕后人老珠黄,导致刘邦移情别恋。为了弥补吕后在刘邦那里失去的恩宠,吕后把气全部撒在了戚夫人的身上。单单罚做舂奴还不够,她让人将戚夫人剁了四肢,剜掉双眼,割掉舌头,熏哑咽喉,戳聋耳朵,丢在厕所里。
不知道吕雉出于何种目的,可能是气出得还不够,她又让刘盈去参观她的“作品”。刘盈问了身边人才知道这就是昔日的戚夫人,不仅失声痛哭,并让人对吕雉说:“这种事真不是人能做出来的,儿臣是你的儿子,终究没有办法治理天下。”之后大病一场,从此不理朝政。
皇上当不成,儿子也做不下去,就连一个普通人向往的安静生活都不可能。天性的纯善并没有给他带来生活的幸福,也不能抵挡别人的阴险毒辣。在孝顺与仁爱的矛盾囚笼中,刘盈没有父亲刘邦那样的胸怀、智慧与果断,也没有母亲吕雉那样的心机、执着与决绝,反倒是父母的所作所为影响了他的性格特点,一种极度的无力感、无奈感统治了他的思想与灵魂。
一代帝王,从此借酒浇愁,抑郁成疾,憾然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