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昺(1271年-1279年3月19日),男,汉族,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南宋亡国之君,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母亲是俞修容,景炎三年在冈州即皇帝位,改年号为祥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简介
赵昺曾先后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临安危急时,他在母亲杨淑妃的带领下,暗暗出城,逃到泉州(今福建省泉州市)。宋端宗于景炎三年(1278年)4月病死,赵昺被陆秀夫、张世杰于同月冈州(今广东湛江硇洲岛)拥立为帝,5月,改年号为“祥兴”,6月,迁到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县南)。与此同时,南宋右丞相文天祥在五坡岭(广东海丰)被元军统帅张弘范的弟弟张弘正所俘,其统领的督军府从此瓦解。
祥兴二年(1279年)正月,元将张弘范率水陆两路元军直趋崖山。崖山背山面海,地势险要,张世杰下令焚烧岛上行宫军屋,人马全部登船,然后依山面海,将1千多条战船排成长蛇阵,用绳束连接在一起,船的四周筑起城楼,船上涂上一层厚厚的湿泥,缚上一根根长木。将帝昺的座船安置在中间,诏示将士与舰船共存亡。
祥兴二年(1279年)3月19日,南宋与元朝在崖山展开决战(史称“崖山海战”),宋军被元军击败,元军随后包围崖山(今新会崖门),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八岁的赵昺在崖山跳海而亡,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南宋至此覆灭。
历史评价
元朝官修《宋史》:“宋之亡征,已非一日。历数有归,真主御世,而宋之遗臣,区区奉二王为海上之谋,可谓不知天命也已。然人臣忠於所事而至於斯,其亦可悲也夫!”
轶事典故
群鸟护帝
赵昺投海殉国后,其遗骸却浮出海面。有群鸟伏在尸身上,遮住少帝遗骸,随海水漂流,一直漂到赤湾(今深圳蛇口)。赤湾海边有间天后庙,一天庙主往海边巡视,忽见海面有一具浮尸,上有群鸟遮盖保护。庙主认为此浮尸定是异人的遗骸,便设法将它拖上岸来。浮尸上岸,群鸟飞去,露出一具童尸,身上穿着黄袍,面色红润如生人。庙主知道这是少帝赵昺的遗骸。就在这时,海边天后庙里的一根栋梁突然塌下。庙主与乡绅父老认为此栋梁是天后娘娘送给少帝做棺材用的木料,便用它做成棺材,礼葬少帝于天后庙西边的小南山下。
相关遗迹
赵昺墓被称为“宋少帝陵”,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赤湾村少帝路,就在赤湾公园和赤湾小学附近。这是广东仅有的南宋帝陵,也是深圳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争议
关于赵昺的出生年月日,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宋度宗咸淳八年壬申(寅正)十二月四日戊子,换算成公历应该是1272年12月25日;另一种说法:宋度宗咸淳八年壬申(寅正)正月十二日辛未,换算成公历应该是1272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