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晋书·石勒载记》,会发现两个前后反差巨大的场景。
场景一:公元287年,“石勒……年十四,随邑人行贩洛阳,倚啸上东门,王衍见而异之,顾谓左右曰:‘向者胡雏,吾观其声视有奇志,恐将为天下之患。’驰遣收之,会勒已去。”
场景二:公元311年,“众推太尉王衍为主,率众东下,勒轻骑追及之。衍遣将军钱端与勒战,为勒所败,端死之,衍军大溃……于是执衍及襄阳王范、任城王济……,衍、济等惧死,多自陈说……勒重衍清辨,奇范神气,不能加之兵刃,夜使人排墙填杀之。”
把这两段史料连贯起来,意思是说,羯族人石勒十四岁时,跟同乡在洛阳做小买卖,没事就吼两嗓子,西晋名士王衍看到他后,对同伴说:“这小子是个胡人,很不安分,日后可能成为国家祸患。”石勒似乎也觉察到了王衍,等王衍派人来追杀他时,他早已溜之大吉。二十四年后,石勒率大军与王衍再次相遇,将王衍所部打得落花流水,并活捉了王衍等人。王衍怕得要死,连忙求情。石勒很生气,念及王衍是一代名士,没对他动刀,夜里派人推到一堵墙将其压死。
岁月是把杀猪刀,也是一把工艺刀,它可以灭神,也可以造神。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似乎说得有点远,二十四年就足以。二十四年前,王衍要杀石勒,结果二十四年后,王衍被石勒所杀。其实,石勒对王衍还是很尊重的。刚逮住王衍时,石勒对他很客气,以“王公”呼之,还向他请教这,请教那。但是,石勒为什么突然要杀掉王衍呢?
石勒和王衍从小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十四岁时,二人都得到过别人的评价。石勒十四岁时,王衍见之,说“吾观其声视有奇志,恐将为天下之患”(《晋书·石勒载记》)。王衍年轻时,山涛见之,说:“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资治通鉴》)。一语成谶,果然,日后误天下者为王衍,乱天下者为石勒。当然,此天下乃指西晋王朝。
王衍生于256年,出身名门望族,喜好老庄学说,西晋著名的清谈家,凭借名气位居高管。此人崇尚玄谈,信口雌黄;任人唯亲,清谈误国;只求自保,不思抗敌,最终国破被俘。同王衍相比,石勒生于274年,比王衍小十八岁,出身贫贱,命运坎坷,小时候摆过地摊,做过奴隶,养过马,当过兵,最终凭借十八骑闯出一片天地,成为匈奴汉国一位率领千军万马、能征善战的大将军。石勒崇尚实干,以实干立身,受人敬仰;王衍擅长清谈,以清谈赚名,遭人鄙视。当二人两军对垒时,胜败一眼望穿。王衍败给石勒,那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晋书·王衍传》详细记载了王衍被俘后的情形。王衍“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衍为陈祸败之由,云计不在己。勒甚悦之,与语移日。衍自说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劝勒称尊号。勒怒曰:‘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使左右扶出。谓其党孔苌曰:‘吾行天下多矣,未尝见如此人,当可活不?’苌曰:‘彼晋之三公,必不为我尽力,又何足贵乎!’勒曰:‘要不可加以锋刃也。’使人夜排墙填杀之。衍将死,顾而言曰:‘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时年五十六。”
石勒破晋后,王衍为求活命,竟然痛陈西晋之过,说西晋败亡和自己没有关系,不单如此,还恬不知耻地劝石勒称帝,只为自己能够苟延残喘。石勒听后大怒,你少年得志,朝中为官几十年,却不为天下分忧,现在又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祸害天下的就是你这样的人!你还劝我称帝,这不是把我架到火上烤,想害死我吗?你祸害完了西晋,又想祸害我!我岂能留你!遂命人杀之。这位曾被王衍追杀过得洛阳小贩,最终逆袭,在二十四年后果断杀了王衍。八年后,石勒称赵王,建立后赵政权。十九年后,也就是330年,石勒即皇帝位。牛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