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悝变法相比较商鞅变法没有那么出名,但是李悝变法要早于商鞅变法,商鞅就是拿着李悝编纂的《法经》,奉之为经典,才前往秦国完成了变法。也就是说,李悝是商鞅的老师。
李悝是魏国人,李悝变法也是魏国人的变法。魏国最后没有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所以李悝没有商鞅出名。李悝变法的过程中,他本人并没有因为变法而牺牲。可是商鞅却因为自己的变法,最后成了牺牲品,这也是商鞅比较出名的原因。虽然没有商鞅出名,但是无疑李悝是商鞅的典范,商鞅的几乎全部变法措施,都是跟随着李悝的脚步往前走的。那么为什么商鞅最后被杀,而李悝却安然终老呢?
01支持李悝变法的魏文侯,足足活了77岁。
任何一个国家的变法,其实都离不开君主的支持。商鞅如果遇不到秦孝公,他永远都无法完成变法大业。
同样的道理,李悝变法也是遇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君主,那就是魏文侯。魏文侯支持李悝实行变法,这才使得李悝在魏国变法成功。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於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於民。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彊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史记》
变法的结局非常明显,魏国变得异常强大。魏文侯作为一代明君,自然是要感谢李悝,又怎么可能加害于他呢?
商鞅之所以被杀,主要是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上台。秦惠文王跟商鞅之间是有个人仇恨的,加上嬴虔的唆使,秦惠文王必然是要杀掉商鞅。
可是李悝非常幸运,他遇到的是一位长寿的君主。魏文侯活了足足77岁,跟李悝只隔了一年去世,所以有魏文侯罩着他,谁敢动李悝呢?由此可见李悝能够活下来,要感谢一下魏文侯的长寿。反观秦孝公嬴渠梁,他只活了44岁,他死的时候商鞅变法正是如火如荼的时候。当时的商鞅把天下贵族都得罪光了,秦孝公突然去世,使得商鞅完全没有任何依靠。他本身就不是秦国人,又得罪了这么多秦国掌权者,自然是要被害死的。李悝虽然也得罪了不少魏国的贵族,但是魏文侯一直罩着他,所以变法的整个过程,基本上魏文侯都有参与,这帮贵族要报仇也不敢找魏文侯报仇。
02李悝变法时,魏国刚刚建立,贵族集团尚未有统一利益体系。
三家分晋刚刚结束,魏文侯上台的时候,魏国刚刚建立起来,一切都是百废待兴的状态。当初魏国、赵国和韩国都是晋国的贵族,算不上是一方诸侯。
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师,弗受。商君欲之他国。魏人曰:“商君,秦之贼。秦彊而贼入魏,弗归,不可。”遂内秦。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於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
那么他们手下的这些家族成员自然也就没有国家的贵族地位那么崇高了。在建立魏国之初,魏国的这帮贵族,其实还没有从过去的状态中觉醒过来。
他们甚至认为天下局势还会变幻,这个时候根本就不是打造贵族利益体系的时候。贵族们想要垄断国家的官场,垄断国家的财富收入,甚至垄断人才,这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打造这样的架构体系。
而魏国刚刚建立不久,这种体系并没有搭建完成。所以说贵族集团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个长期的适应过程。在他们还没有适应过来的时候,李悝便已经开始实行变法。这对魏国贵族来说,是措手不及的。因为魏国贵族们还没有拧成一股绳,所以根本就没有机会在这个时候对李悝下手。李悝变法如果在晋国实行那就不行了,因为赵魏韩三国贵族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体系,他们当然不会容许李悝损害他们的利益。所以三家分晋之前,李悝即使有才华,也不敢随意提出变法。一来晋国没有支持变法的明君作为依靠,二来赵魏韩包括智家这些贵族力量,是李悝难以撼动的。
反观秦国的商鞅,他实行变法的时候,秦国已经存在了几百年时间。这些腐朽的老贵族们,早就垄断了国家的所有资源。
商鞅现在要损害这帮贵族的利益,人家自然是绝对不会答应。所以商鞅遭到了秦国贵族们激烈的打击。
03李悝本人早就垂垂老矣,无法撼动贵族集团。
魏文侯去世以后,仅仅一年时间,李悝也跟着去世了。魏文侯活了77岁,而李悝活了61岁。这两个人先后去世证明了什么?
於是以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居三年,作为筑冀阙宫庭於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居五年,秦人富彊,天子致胙於孝公,诸侯毕贺。—《史记》
证明了李悝当时早就体力不支了,人生七十古来稀,61岁的李悝,其实岁数也不算小了。贵族集团的利益链搭建的过程中,即使受到了李悝的损害,这个时候的李悝再也无法撼动他们了。
而秦国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当时秦孝公44岁就去世了。而商鞅却还活得好好的,当时是58岁。
估计商鞅的身体状况比较好,所以他成为了秦国贵族集团统一打击的对象。因为没有了秦孝公以后,商鞅再也没有依靠了。如果商鞅这个时候继续实行那些伤害贵族利益的变法策略,那贵族集团自然是不用再怕他了。秦孝公44岁去世,的确非常可惜,甚至可以说,贵族集团根本不允许秦孝公再活下去。因为秦孝公在一天,他们就没有好日子过。老百姓们自然是非常喜欢秦孝公这样的君主,但是他们掌握不了权力,这才是症结所在。58岁的商鞅,依旧有能力可以撼动贵族集团的利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贵族集团果断出手,商鞅必死无疑。
总结:再说一个阴谋论,李悝当真是安然终老的吗?
李悝变法和商鞅变法,其实都触碰到了贵族利益。变相地为普通民众争取了很多上升的机会,这对民众来说是好事,可是对贵族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盘子就这么大,官位就这么多,贵族集团的子弟们都分不过来,还需要排队,普通民众凭什么就能挤进来呢?
为此商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用生命证明了一切。同样的道理,李悝难道就没有付出过代价吗?历代变法,哪有不牺牲流血的呢?李悝真的是终老吗?
58岁的商鞅,和44岁的秦孝公在同一年去世,因为我们知道商鞅是被秦惠文王和嬴虔给逼死了。那么77岁的魏文侯和61岁的李悝,只相差了一岁,相继而终,难道就一定是安然终老吗?
这世上其实有很多阴谋和秘密,是永生永世都不可能揭露出来的。魏文侯和李悝去世的时间也非常紧凑,就没有李悝被人弄死的可能吗?只是我们对魏国的关注度不够高,后世史学家也是一样,自然是挖掘不出其中的真相了。
参考资料:《史记》
对于李悝能够善终,我的看法是可以归结为五个字“他是幸运的”,对比一下商鞅,吴起两位战国改革家,可以说李悝是真的幸运。
1.遇上了伯乐魏文侯,魏文侯在战国是可以称得上是招揽人才的高手,吴起、李悝、乐羊等布衣出身的政治家都在魏国纷纷上位。
李悝的变法就是得到了魏文侯的全力支持才得以平稳的进行下去。更重要的是在魏文侯去世不久,李悝也自然去世,这也使得李悝得以善终。不像商鞅在秦孝公死后还被公子虔绑上罪名车裂而死。
2.商鞅是幸运的,因为他是在魏国变法,魏国是三家分晋建立起来的,不像吴起变法的楚国深受分封制的影响,氏族和诸侯的矛盾重重阻碍着变法实行,也使得吴起在楚悼王一去世就遭到氏族的反击被乱箭射死。
3.当然李悝除了幸运以外,个人的能力也是他善终的一大因素,在参与魏国变法以前,李悝在中山、上地等做过官,与秦国人打过交到,深知改革的要点。
在魏国李悝废除井田制允许老百姓自由耕种和买卖土地,但也保留了部分公田,这样一方面激起了农民的积极性,一方面又给贵族留了一份财产,使得贵族的反抗就少了许多,以至于自己得以善终。